下载此文档

地铁站施工监测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1)工程地质概况
表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
编号
土层名称
天然含水量
天然
密度
粘聚力
摩擦角
渗透系数
侧阻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
(g/cm3)
(kPa)
(°)
(m/d)
(kPa)
(kPa)
③1
黄土状粉质粘土


28
17
-
40
160
③2
黄土状粉土


15
25
-
45
170
④1
粉细砂
--

0
27
-5
45
170
④2
中粗砂
--

0
30
5-50
60
220
⑤1
粉质粘土


30
18
-
50
180
⑤3
粉细砂
--

0
28
1-20
60
200
⑥1
细中砂
--

0
28
1-30
70
220
⑥2
中粗砂含卵石
--

0
35
10-100
80
300
⑥4
粉质粘土


25
18
-
60
190
(2)水文地质条件
(3)抗浮设防水位
(4)场地的地震评价及不良地质情况

φ******@1300围护桩+3道钢支撑的支护形式,,;盾构端头井段基坑采用φ******@1300+3道钢支撑+倒撑的支护形式,,。盖挖段基坑采用φ******@1300围护桩+3道钢支撑支护形式,×10m钢梁。,。2监测目的
实施监测目的具体包括:
(1)通过监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
(2)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下沉,确保地面交
通顺畅和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3)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4)通过监测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
(5)通过监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3编制依据

(1)《车站监控量测设计图》,
(2)《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规定和标准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3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3(J)133-2012;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
(1)系统性原则
①所设计的各种监测项目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测试数据能相互进行校验;
②发挥系统功效,对围护结构进行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测,并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
③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2)可靠性原则
①所采用的监测手段应是比较完善的或已基本成熟的方法;
②监测中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应事先进行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③监测点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与设计相结合原则
①对设计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以便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②对评审中有争议的工艺、原理所涉及的部位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反应分析和计算对其进行校核;
(4)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局的原则
①对支护结构体敏感区域增加测点数量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
②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的岩土层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和施工中发现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③对关键部位以外的区域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
(5)与施工相结合原则
①结合施工工况调整监测点的布设方法和位置;
②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方法或手段、监测元器件种类或型号及测点保护方式或措施;
③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时间、测试频率。
(6)经济合理性原则
①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

5 监测对象(项目)、布点及点位保护措施
综合考虑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监测要求,结合本工程监测对象、基坑

地铁站施工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0 MB
  • 时间2018-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