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
汤哲
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健康的意义
基本生存
健康社会活动
追求理想
经济需求健康需求
健康理念的转变
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狭义健康观广义健康观
医疗服务健康服务
医疗效果评估健康综合评估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特点
以疾病(医生)为中心
认识疾病—致力于生
理或病理变化基础
重视高精尖仪器的使用
追求特异性诊断与治疗
发展医学专科化
病人上门求医为主
重视疾病的治疗
(服务范围窄)
注重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
同时注重疾病的社会、心理
因素
重视预防,发展预防、保健、
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的
综合服务与全科医学
走出医院,服务社区
开展有关健康的一切服务
(服务内容广)
注重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健康观念的更新
消极(传统)的健康观:
不健康=患有疾病(单纯生物医学模式)
排斥:
病理基础不明疾病
功能性问题
疾病的前期(亚健康状态)
慢性病稳定期等
有可能失去疾病的有效控制机会
积极的健康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提出了健康的三个基本方面
与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医院...都密切相关
即良好的健康状况要由全社会共同创造
强调自我保健的责任
病人:看病—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咨询
医生:治疗—预防—健康促进
健康标准
狭义的健康——生物医学指标
广义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指标
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范围的评定标准
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定义: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标准
中华医学会老年健康的10条标准: 1、躯体无明显畸形
2、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3、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基本正常
4、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5、有一定的学忆能力
6、性格健全
7、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
10、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健康理念和健康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