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
与:
1、给(动词):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3)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3、和、同、跟:
(1)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2)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4)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7)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乎
用作语气助词。
(一)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二) 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1、其恕乎?《论语》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二、用作介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8)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
(9)每与臣论此事 《出师表》
(10)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11)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
一、用作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①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②其妻曰“君美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 其夫呓语。(《口技》)
④ 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⑥ 以其境过清(《小石谭记》)
,可译为“那”“那些”。
①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其中的。
①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语气词
,相当于“难道”。
①其真无马邪?(《马说》)
,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①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且:
1、连词,而且,并且:
(1)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
2、连词,尚且,还: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3、连词,况且: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2)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4、副词,将要,快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文言虚词“以”
例句 用法意义 出自篇目
何以战 介词,凭,靠 《曹刿论战》 九下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介词,凭,靠
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按照
弗敢加也,必以信 介词,按照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介词,把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用来 《鱼我所欲也》 九下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用来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来 《出师表》 九上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连词,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 连词,来
是①以先帝简拔②以遗陛下 ①介词,因为
②连词,来
愚以为营中之事 动词,认为
愚以为宫中之事 动词,认为
不以臣卑鄙 介词,因为
悉以咨之 介词,拿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