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衡阳“互殴局长”辞职当律师.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1年10月,本报曾报道时任衡阳市司法局正副局长互殴事件。
2011年10月,本报曾报道时任衡阳市司法局正副局长互殴事件。
廖曜中去年辞去公职,加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来源:东方早报
廖曜中去年辞去公职,加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来源:东方早报
思想“斗争”两年后,廖曜中还是辞职了。2013年12月10日,衡阳市委组织部将廖曜中的人事关系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交流培训中心,这标志着他正式辞去公职。廖曜中称,辞职后一是做学问,二是代人维权。日前,他加入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在读博士后的中国社科院旁租下一套房子,每月3000多元,跻身北漂行列。
廖曜中,1970年8月6日生,湖南衡南县人,现年44岁,曾任衡阳县副县长、衡阳市司法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商会衡阳商会副会长,副处级干部。2011年10月10日,衡阳市司法局召开委会,时任局长万春生与副局长廖曜中在“进人”问题上发生争执。万春生为强迫廖曜中接受意见,大打出手。
廖曜中这样描述25年的公职生涯的:从农村乡镇干起,坚持自学成才,对基层政权建设非常熟悉;有着县级领导的
行政管理及经济管理经验……
同时,他又是这样总结其官场感受的:拉不下面子,送不了礼,书呆子一个。
谈互殴风波:感觉人格极端受贬低
记者:还记得三年前“互殴”的场景?
廖曜中:记得,他(万春生)辱骂、挥拳打我,其他人拉偏架,有人抱住我不让我还手,只能挨他打,挨了10多拳,还被踢了几脚,我只还了一脚。事后,我打110报警,他向组织部告状;1小时后,组织部副部长来到司法局,训斥我俩。一般来说,组织是压副职,为正职撑腰的,当时我很被动,委屈。
记者:事发第三天,你与万春生“握手言和”的声明是如何出台的?
廖曜中:这事经媒体报道后,组织部的负责人就来找我们,说这事在网上炒开了,影响很不好,撮合我俩握手言和。我起初是想握手言和的,但在签字时,他(万春生)改了两个字,那两个字很关键,本来是他向我道歉,但改完后变成我也向他道了歉,两个人抵消了,没有谁对谁错了。
记者:你公然吐槽“握手言和”声明“是小孩的玩意儿”、“被逼的,废纸一张”,想到后果吗?
廖曜中:别人会说我出尔反尔,不地道;但我认为在那种情景下,来个不地道也无可厚非。几个月后,组织部想调
我到衡阳商会,我提议能不能换个部门,但一名领导说其他单位都不敢要我,并说“人家不想与你为伍,你这种性格,人家谁敢要你”。我当时感觉人格极端受贬低,甩下一句话“大不了,我辞职走人”。
谈公职生涯:想用上法律知识,环境不允许
记者:辞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廖曜中:我自认在体制内没有多大发展前途;我是学法律的,一次又一次想用上(法律知识),但周围的环境不允许;一部分领导不懂法或不依法。这就意味着,我在体制内呆下去意义不大,我也不想占着茅坑不拉屎。
记者:能否举几个实例?
廖曜中:第一例,我做副县长时,有个案子不符合程序,我建议撤案,但重要领导(比我官大)希望维持;我说,撤案后把法律手续完善下不是更好吗?对方说撤案很没面子,我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分管这个法制办还有什么意义?我拒绝签字,因为这个,直接导致我被调走。第二例,客运办钓鱼执法,当事人找到了我,我说执法程序不对,但客运办不买账,还状告到县领导那里,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记者:25年公职生涯,是否总结过自己的“不足”?
廖曜中:我跟过领导,但是跟得不紧,总感觉领导与你保持着一段距离。想跟得紧吧,又下不了手,人格尊严上做不来,良心也过不去,也没本钱去搞关系,再说法律不允许。
曾有几个领导跟我的关系非常好,但跟领导汇报时提出的正当要求,不是拖,就是不给正面答复,反正就是实现不了。
谈官场:努力过,奋斗过,坚持过
记者:回过头来,如何看待自己的辞职?
廖曜中:在官场,我努力过,奋斗过,坚持了,也释然了;赖在官场,副处级干部是有保障,但工资一年也就5万元左右,可做学问和做律师,不仅挣钱,还可实现心中所想。有些人从体制上看问题,我是异类,这伤了我的心,辞职下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记者:“中途”是否曾想脱离过?
廖曜中:1995年7月我中央校硕士毕业后,曾去深圳找工作,别人一看我的毕业证,就开玩笑说你应该去做副县长,打什么工呀;回到衡阳几年后,我果真考上了副县长。当时衡阳市研究生、博士副县长屈指可数,而我只有33岁,还是有实职的副处级干部。
记者:公职生涯有何较深的感触和遗憾?
廖曜中:以前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殡葬改革收费问题的文章,但想到自己官员的身份,文章不仅会挨同僚骂,还会影响仕途,就搁置了。现在离开体制了,以前做不了的研究,现在可以放开手研究了。
谈未来:不排除再进事业单位
记者:为何“1个月辞职”,最终却拖了2年?
廖曜中:当初是下定决心辞职的,但可能是太压抑,后来肠胃一直不好

衡阳“互殴局长”辞职当律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