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论 2
1 铁路客运市场的监管制度设计 3
铁路客运市场的属性 3
自然垄断性的路网 3
可竞争性的客运业务市场 3
铁路客运市场激励性监管制度的建立 5
基本思路 5
机构设置与政策制订 5
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 6
2 英国铁路改革中的监管制度设计及其分析 6
英国铁路改革的背景 6
改革前的英国铁路运营模式及其困境 6
保守党与英国铁路改革 6
其他自然垄断企业私有化模式对铁路私有化的影响 7
英国铁路改革方式的设计 8
正式改革之前的初步措施 8
改革方式的设计与讨论 9
白皮书与铁路法案 10
改革后的英国铁路运营与监管结构 10
1992-1994年的英国铁路运营与监管结构 11
1994-1999年的英国铁路运营与监管结构 11
1999年以后的英国铁路运营与监管结构 12
2. 4 对英国铁路客运市场监管机制的分析 13
路网监管机制的分析 14
客运市场监管机制的分析 16
英国铁路客运市场监管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1
3 前景与展望 23
网运分离条件下中国铁路客运市场监管机构可能面临的问题 23
网运分离条件下的中国铁路客运市场监管制度安排 23
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5
绪论
我国铁路的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因为铁路的改革不仅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它同时牵涉众多企业和广大老百姓自身的利益。对铁路改革的目标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然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几乎是业内外人士共同认可的一点,也是理论界潜心研究的一个问题。对铁路引入竞争既不能过于乐观,认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应过于悲观,认为铁路很难(甚至无法)引入竞争,因此不应触及这一问题。铁路不同于其它行业,在引入竞争问题上确有它固有的困难和问题,而我国铁路又不同于有些国家铁路,特别是不同于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或被部分人认为)改革比较成功或具有成功因素的一些国家铁路。单从引入竞争的角度看我国铁路的改革似乎比其它国家的铁路有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对我国铁路系统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铁路传统体制逐渐显现出与改革发展的不相适应。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政企不分,铁路运输企业没有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在
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铁道部是传统产业部门中仅有的几个至今还在直管企业的部门之一;其次是铁路运输领域的垄断经营尚未打破,尽管存在外部替代性竞争,但在铁路运输行业内部缺乏竞争。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 政企不分。
2) 运输资源短缺。相对于运输需求来说,铁路运输资源是短缺的。无论从铁路线路总里程,还是从人均占有和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占有的铁路来看,无疑都是不高的,有的指标显然是十分低下的。我国铁路的运输密度很高,居全世界铁路之首,干线运输尤其繁忙和紧张。在这样情况下引入竞争,显然是没有先例的、也是没有经验可借鉴的。
3) 垄断的存在。垄断有多种类型,对我国铁路来说,除了存在自然垄断性之外(铁路行业的特点决定的),行政性垄断是突出的问题。破除行政性垄断需要从解决政企不分入手,而自然性垄断存在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竞争。能否以及如何引入竞争是影响铁路产业政策、监管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分析铁路行业内部的竞争以及相关问题,是制定铁路运输政策、监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许多因素影响了铁路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但铁路同其它行业一样,是可以引入竞争的,只不过竞争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国铁路引入竞争的方式和国外铁路引入竞争的方式同样会有所不同。
显然,铁路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解决制约铁路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政企分开和打破垄断无疑是当前铁路改革面临的两个最关键的问题。现阶段必须首先解决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重新确立二者关系的宏观制度安排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