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谢新民
二00九年十一月十日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提纲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
关基本概念
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工作的程序
三、准备工作
四、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五、评价类型区划分
提纲
六、水文地质参数的率定
七、地下水矿化度分区的确定
八、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九、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十、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计算
十一、评价成果的表达
十二、案例介绍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
1、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的先决条件
2、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提供依据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
1、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的组成及其时空
分布特征
2、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空间分布
特征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地下水--赋存在地表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饱和重力水。
潜水--赋存在地表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直接受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承压水--赋存在潜水以下、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没有直接补排关系且具有承压性质的各含水层组内的地下水。
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浅层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浅、由潜水及与当地潜水具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组成的地下水。
深层承压水--埋深相对较深、与当地潜水没有直接水力联系的地下水,或者说是赋存于浅层地下水含水层以下的承压水。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中参与现代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不含井灌回归补给量)。
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包气带--指地表面至潜水水面间的岩土层。在包气带岩土空隙中,由非饱和状态的重力水(即土壤水)和空气充满,故包气带又称非饱和带。
含水层--指潜水水面以下、充满饱和重力水、空隙率较高且渗透性较强的岩层,或者说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故含水层又称饱和带或饱水带。
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内容及相关基本概念
隔水层--是指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或者定义为潜水水位以下、充满饱和重力水、空隙率较低且渗透性较弱的岩层,又可笼统地称为弱透水层。
地下水埋深--指地表面至地下水水面间的距离。
地下水水位——指地下水水面的高程。
岩性——指岩土名称及其特征。
相关的基本概念
2-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