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老王
一、认识老王
人物档案
姓名
职业
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
居住条件
命运结局
老王
三轮车夫
单身
眼睛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
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
患病而亡
苦
(1)、半价送冰
(2)、免费送人
(3)、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
2、作者选取了老王的哪些事来表现老王的善呢?请拿起笔勾画出相关内容,用简介的语句概括与老王相关的事件。
(1)、外貌描写: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
(2)、动作描写:第9、16段。
(3)、语言描写:第12段和第13段。
老王是虽处在病入膏肓,贫困的状态但依然对人憨厚、善良、知恩图报。
3、作者是如何写老王“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
善
4、第三件事中写出老王的善良,那么其他事件中,老王又有什么品质呢?
①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②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心地善良;
③老王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老王的形象:
老王是一个生活贫困,一生凄凉艰难但又为人厚道,关心他人,善良,知恩图报的普通人。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不幸的人。
二、了解作者一家
1、到底作者做了什么?使老王如此亲人般对待自己,甚至于临终前拿礼物去报答她?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在不坐老王的平板车后,依然关注他的生活;
(4)、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善
三、叩问心灵
1、在了解了不幸的老王和善良的作者一家之间的事后,我们再来思考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2、杨绛真的幸运吗?
知人论世:
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是年夏季与钱钟书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业余从事创作。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等。
当时背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打倒,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王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老王》的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