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
摘要: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初,在中央党校,面对参加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分析了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该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依法治国人大代表作用
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大代表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各级人民代表负有特殊的使命,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选出的、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治理国家的使者和代言人。公民通过自己民主权利的行使,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依法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对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并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员会依法选举、任命各级行政、司法机关组成人员,通过他们实施对国家事务的治理,同时通过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及其组成人员依法实施有效的监督,使之始终按人民的意愿行事,维护人民的权利及其所体现的利益。人大及其常委会既是人民实施依法治国的具体承担者,又是人民实施依法治国的主要渠道。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治国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人大代表
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权力,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发挥代表作用推进依法治国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大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对各级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各级人民代表负有特殊的使命,如何更好地担负起依法治国的重任,更好地行使权力,推动依法治国?我认为应当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成为一名人大代表是光荣的,但人大代表不是荣誉称号,而是一种政治职务,既然是一种职务,就具有和其职务相应的权力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简称“《代表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权利、义务和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集中到一点,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应当说,这是一种重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政治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