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最终取
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山东省莱芜市委党校刘振贤
[摘要] 当前中国改革事业已进入“攻坚”阶段,问题和矛盾叠出,原因盖出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而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又依赖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
----------------------------------------------------------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是,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阶段,问题和矛盾叠出,原因盖出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而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又依赖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适度稳步推进,也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相应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自然难以落实。
众所周知,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构成部分,即符合市场规则要求的企业制度,健全的市场机制,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根据有关研究,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69%,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问题在于制约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仍然很多,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后腿,而政府职能转变又依赖于政治体制的综合改革。2005年以来,人们对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导致的看病难和上学难问题大加鞑伐,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由于体制改革本身造成的,其实不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没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起公共服务型的财政体制,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比重逐年下降。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在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低的一个层次。而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更为窘迫,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平均为30%以上,%。2003年抗击非典,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达到发展中。但其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在欧洲发达国家,医疗卫生费用约占GDP的10%,其中的80-90%由政府负担。即使是美国那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医疗卫生服务高度市场化的相近国家相比,%(2000年),墨西哥占33%(2002年),都大大高于我过低,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从机制上出现了市场化的导向。群众医疗交费,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负担医务人员的工资、补贴,一些医院靠贷款、融资购买高级医疗设备、修建病房大楼,相当一部分要靠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
在公共事业投入减少的同时,灰色甚至是黑色的公款消费开支却在不断膨胀,有关报告披露:2001年,党政部门、国家事业机关的职务消费,超过7000亿元,此后每年以12%—15%速度增加;2004年—2005年,已达到9000多亿元至10000亿元。公费来源为:国土开发税收、工商税收、建设发展工程费用、社会福利保障经费、国企资产变卖、银行不良贷款、编制空饷
、各类事业性收费等。有若干数据统计:全国主要一百四十五个大中城市中,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宾馆(餐饮)、高级夜总会、桑那浴室,年营业额约为7000亿至8000亿元,其中,公款消费占2200亿至2500亿元,私有企业机构支付招待党政、公安、国家事业机关官员的费用为2500亿至3000亿元。官员乘用的公车约为370万辆,车辆超标、违规使用(按行政级别)达317万辆。每年有530万人次至570万人次的官员出境、出国公干,年花费400亿至4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达3000多亿元。这几项相加,已经远远超过教育和医疗卫生费用的国家投入量。另外,大量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黑龙江的马德案,河北的李真案,动辄牵扯上百的中高级干部,官官勾结,官商勾结,买官卖官,弄权渎职,人们见怪不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人做过研究统计,发现仅为制止公款吃喝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就颁布过2000多个文件,可是问题依然如故。
以上种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