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界面征”及其拓展性研究的临床意义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界面征”及其拓展性研究的临床意义探讨
【摘要】目的:明确“界面征”的来源、形成基础及其临床意义,给予“界面征”一个合理的定义。方法:对“界面征”文献资料及人体医学影像学基础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在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结构与疾病的影像表现中,“界面征”具有统一的理性概念与含义。结论:“界面征”来源于超声学“界面”一词的延伸,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存在的自然属性,是各种影像学的形成基础,是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结构、轮廓、密度与功能等)的固有表现及各种疾病的异常表现;对其进行拓展性研究,对人体组织器官正常与否、急慢性炎症、良恶性肿瘤的影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界面征;拓展研究;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89-01
“界面”是自然与人体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基础。对于“界面征”的细致研究,则是判断人体组织、器官结构影像的正常与否,以及先天发育异常、急慢性炎症与良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在医学文献资料中,对
“界面征”的定义缺少系统性的论述与准确的定位,且在不同论著、对不同系统疾病的描述中,不同学者对其概念的命名也不尽相同。为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认识“界面征”的来源及形成基础,并给予其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义,充分发挥“界面征”在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本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较系统地提出了对“界面征”概念的新论述,并对“界面征”进行了系统性、拓展性研究,使其在医学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对“界面征”的系统性研究做以简要汇报如下,以供探讨。
1 一般资料回顾
据文献资料记载,关于“界面征”及“界面”方面的资料有如下论述:①当不同病理性组织在肺间质内聚集,可以导致间质增厚,与含气肺组织对比的界面可有不同表现称为界面征【1】。②充气的肺实质支气管、血管,以及胸膜之间的界面不规则称为肺界面征【2】。③“(脑外伤)界面征”产生的机制:认为是外伤使脑组织在颅腔内产生相对运动,脑叶与粗造颅内板摩擦使软脑膜撕裂出血,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或同时伴有少量膜下出血,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交界面模糊【3】。④在肺部慢性炎性病变中,一般多产生支气管及血管慢性炎性增生及纤维化性改变,多造成肺部支气管及血管纹理周围轮廓不规则,可呈锯齿状等,称其为
“不规则界面征”【4】。⑤在超声影像诊断学中,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对特定声波产生的特性声阻抗不同。对两种特性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组织)的相接触处称为“界面”【5】。
2 讨论
医学影像学形成基础:在自然界物体影像学成像方面,人体医学影像学与自然物体影像学一样,均是根据各种物质或物体所自然存在的密度、结构、形态及色彩等差异,所显示出的不同影像。自然影像学是通过人视觉直观获得的自然成像,而医学影像学则是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结构、密度、轮廓等得以显示的一门科学。如:X线与CT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各种组织产生剩余射线量不同所形成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各种组织在各种外加磁场作用下所被激发而产生的信号强度不同所形成的图像;超声是利用人体各种组织对特定声波产生特性声阻抗不

“界面征”及其拓展性研究的临床意义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8-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