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江南水乡村庄改造方法探析
摘要:在上海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金山区廊下镇扶桑村落为例,总结村庄改造规划及实施的经验,探讨了可借鉴的江南水乡村落改造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江南水乡,村庄改造,实施机制
Abstract: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background, jinshan porch in the village f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illag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explores the jiangnan water villag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method.
Keywords: jiangnan water country, the village re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
自然村落改造工程作为上海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民心工程“。上海市金山区从2008年起,每年都对规模较大或具有江南水乡特点、传统文化特色的自然村落进行环境改造。笔者根据连续三年的村庄改造规划经验,力图探索出长三角地区一般江南水乡村落的改造方法。
1、现状分析
金山区廊下现代农业园区为上海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扶桑村落位于园区西部。村中有扶桑港东西向穿过,农宅基本沿河浜两侧分布,现状约有100户农民,村落规模较大,农宅分布较为集中,是比较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村落。
村内道路多为土质路面,部分桥梁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村庄四周多是园区苗木用地,无农田,宅前屋后有成片的竹林及小块菜地。住宅以2~3层为主,新旧不一,多为坡屋顶。河道水体质量一般,水面有垃圾,沿岸没有绿化。村民有乱搭建、乱堆物的现象,家禽饲养窝棚布置杂乱,整体环境质量较差。
制定改造规划方案前,对村庄的人口结构、家庭收入、能源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对村庄现状风貌特征的分析,得出一般传统江南水乡的特点:
1)村庄傍水而居,单个建筑并不具有什么价值,但正是这些粉墙黛瓦的民居住宅与其周围的水系构成了江南水乡最基本的元素;
2)村内多有成片的竹林与参天的大树,保护好这些绿化更有利于彰显村庄的历史与特点;
3)村庄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公共服务等设施较为缺乏,是规划改造的重点。
2、规划目标
村庄改造不仅仅是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简单的发展几家农家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造延续乡村的历史脉络,保留江南水乡的特色风貌。因此,规划改造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传统江南水乡,现代农业村落。
3、改造内容
村庄改造的资金为市、区两级拨款专项资金,数量有限。因此,应结合村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改造项目,合理分配改造资金。扶桑村落改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道路交通及污水排放。
硬化各村落内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以及入户道路,并合理确定各级道
传统江南水乡村庄改造方法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