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论文.doc配网自动化论文
配电X已从传统的架空线路为主的局面向电缆线路发展。下面我们来看看配X自动化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配X自动化就是利用通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X络技术,完成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事故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及时保护、监测、控制和配电管理。一般情况下,110 kV及以下电力X络属于配电X络,380/220 V属于低压配电X,1 kV及以上属于中压配电X,35 kV及以上属于高压配电X。
关键字:10kV配X 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
0引言
目前,配电X已从传统的架空线路为主的局面向电缆线路发展。同时,一些结构紧凑的封闭式设备、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氧化锌避雷器的广泛应用,使原有的一些电气设计尺度不能适应当前电力事业的发展需求。电X技术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10kV配电电气设计深度。
1、10kV开闭所的功能
10 kV开闭所是变电所10kV母线的延伸。。10kV开闭所接受和重新分配10kV出线,减少高压变电所的10kV出线间隔和出线走廊。可用作配电线路间的联络枢纽。还可为重要用户提供双电源。
此外,配电X中10kV开闭所的合理设置,可以加强对配电X的控制,提高配电X运行及调度的灵活性,从而大大提高整个配电X供电的可靠性。有了一定数量的开闭所。可实现对配电X的优化调度,部分城X设备检修时。可以进行运行方式的调整。做到设备检修时用户不停电;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开闭所可发挥其操作灵活的优势,迅速隔离故障单元,减小停电范围。
2、补偿电容器投切控制参量选择
馈线首端功率因数和电压合格率是10 kV配电X运行状况的重要考核指标,馈线首端的功率因数与线路有功负荷以及感性无功的大小、分布有关。根据文献[3]所述方法,计算无功补偿地点和补偿容量,并在相应位置安装选定容量的能实现自动投切的补偿电容器。根据线路运行状况——馈线首端功率因数和现场电压,动态控制补偿电容器的投切,以达到无功优化的目的。作为线路运行的重要参数,功率因数可通过从变电站SCADA系统中获取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得来。为给控制电容器自动投切的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供电,现场通过电压互感器从10 kV线路取得电压,再通过控制器运算可识别出电容器运行的现场电压。反映线路无功缺额或过补的线路首端无功功率是决定电容器投切的直接控制参量,但考虑到设备成本和线路上的电容器配置组合的限制,无功欠补或过补就立即进行电容器投切是不现实的,还应考虑有功功率的大小, 即通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共同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在无法取得线路首端参数或通信不畅的情况下,补偿设备也应当能良好地运行,此时控制器转入现场电压控制状态,由设定的电压整定上下限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因此本文选择10 kV线路首端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现场电压作为控制电容器投切的参量。
3、配X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忽视部分核心功能和系统应用价值的实现
(1)为了提高配X自动化水平,构筑一个理想X架下的系统。对配X自动化系统缺乏统一细致的规划, 因此提不出完整而准确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后期的应用无法实用化;
(2)过分追求狭义的故障处理和恢复功能。具备示范,不具备推广。
(3)只解决了少数馈线的自动化,导致使用方没
配网自动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