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菌抗酸染色
重要性
麻风查菌对于麻风病的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复发、耐药的判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抗酸染色法是麻风菌检查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为快速、简便、使用,检出时间短、对器械要求不高,是麻风病多菌型病人诊断的金标准。
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碳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兰色。
皮肤切刮取材
涂片
固定
染色
方法:
取材部位:选择新鲜而明显的皮损及眶上、下颌、耳垂等6个部位处,刮取组织液,均匀地涂在玻片上。
固定:;
抗酸染色程序
在玻片涂膜上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置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出蒸气,稍停,再热;反复三次,共历3~5min,清水缓缓冲洗;注意切勿使染液沸腾或干涸。
加1%盐酸乙醇液脱色1/2~1min,至无红色脱落,再用流水缓缓冲洗;切勿直接冲涂膜处。
%美蓝水溶液复染1~3min,然后流水自片端缓缓冲洗、晾干、镜检。
麻风杆菌呈红色,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染色
镜检
麻风杆菌抗酸染色阳性、革蓝氏染色阳性的杆菌。其形态为短杆状、或稍有弯曲,约1~8um长、没有鞭毛、芽孢。麻风杆菌具有的多形性是麻风杆菌的重要特征。
麻风杆菌通常有三种形态:
1. 完整菌:菌体完整、着色深且均匀、两端半圆、
两侧整齐、长为宽的4倍。
2. 断裂菌:由于胞浆外溢,菌体着色不均,呈断
裂状态。
3. 颗粒菌:是指染色不均匀的菌体,如串珠样、
竹节样、哑铃形及颗粒形等形态的菌体。
抗酸染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