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报纸新闻低俗现象的媒介生态考量
摘要:在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中,新闻报道中的低俗现象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从媒介生态观念上的角度来考察,该现象的出现与其社会系统的整体状况相关,而其对社会系统也有着负面作用,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构建。
关键词:香港报纸;新闻低俗;媒介生态
2011年9月香港的免费报纸《爽报》创刊,而该份报纸渲染色情暴力,版面充斥着美女图片和露骨的“香艳”内容。因此,在其创刊的三个月内,香港教育团体便对其进行了多次抗议活动,而香港报纸自律组织报业评议会也收到关于该报的投诉12宗。《爽报》办报表现实际上延续的是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一些风格,其受到诟病的新闻低俗问题也一直常见于商业性市民报纸。在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是指,报纸以中下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与风格类似小报,即突出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并加上赛马和足球消息以及风花雪月的香艳专栏,此为严肃的大报所不取,不过有相当的市场[1]。在香港众多报纸中,《太阳报》、《苹果日报》、《东方日报》最畅销,而它们均为香港商业性市民报纸。为了应对激励竞争、追求更多利润,商业性市民报纸在操作中,摒弃了很多原有的传统新闻规范,过度小报化和煽情化,追求“膻色腥”,产生了很多新闻低俗的表现。
一、低俗现象的表现
(一)报纸新闻过度煽情化
市民报纸与香港严肃大报不同,其并不重视政治新闻,而更追求能够引发读者兴趣的新闻,在这其中产生了煽情化问题。媒介产品的煽情化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对能刺激人感官的事件的关注,如暴力、色情事件的报道;另一方面是媒介对事件报道的煽情化处理,如大字标题,夸张的图片等编辑处理手法[2]。自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后,香港一些报纸开始效仿其运作策略,尽量满足读者日新月异的阅读口味,由此煽情化的情况越来越重。
、涉性内容。暴力、涉性甚至病态新闻能够迅速捕获读者的注意力,早在十几年前变已充斥着报纸的版面。根据香港学者的对1997年和1998年《东方日报》的资料统计表明,在二个半月内,其刊登犯罪新闻的总数分别高达1520件和1430件,其中半数左右为暴力犯罪[3]。而现在情况也并未消减,这些新闻被优先选择并放在显著位置,有时甚至整版都为相似报道。在2011年12月《太阳报》头版所有报道中,近半数报道都为暴力或者涉性内容的报道。如12月30日该报头版新闻《商务局EO港铁捏OL臀》便报道了香港的一则性骚扰事件,同样,该案件也被《东方日报》在重要位置报道。
“搏出位”。为了达到夺人眼球的效果,这些市民报纸都会在版面编排上下功夫,大标题、大图片是常规的设计。但在图片的选取方面难称恰当,一方面,车祸现场、犯罪现场的血淋淋的照片会被毫无遮拦的使用,缺乏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美女的特写图片被大量运用且位置显要,无论图片是否于新闻相关,《爽报》甚至在刊登天气预报信息时都会配以泳装美女。另外,对于一些没有现场图片的犯罪新闻,通常会被配以连环的模拟图。在具体标题拟定上,耸动、带有情色字眼的词句常常出现。
(二)严肃新闻娱乐化倾向
在市民报纸中,政治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硬新闻不仅所占篇幅比例较小,而且在一定程度被娱乐化了。硬性新闻被软化,并设法从中提炼出娱乐价值,与原本相对严肃新闻事实相关的花边新闻、小道轶事被强调。同时这种娱乐化的报道方法也
香港报纸新闻低俗现象的媒介生态考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