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课标之获与惑.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标之获与惑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相关的解读资料,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一次的学习,既是一次的洗礼,又是我的教育思想的一次更新,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语文的特性。
长期以来,“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它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什么?”众说纷纭。修订版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无需多言的:第一,教学生学语文,不是使学生个个精通语言文字,培养语言学家,而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和实践,为将来在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第二,教学的定位,是“审美”,还是“实用”?由于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综合性的课程,我们必须抓住其核心内容和任务——围绕语文的运用,去摆正多种关系,在各种多元的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在多方的需求中寻求平衡。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其终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善事。
二、语文内容的发展规律。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修订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1、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认识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比原来“实验稿”规定的写字量减少了200个。除了下调第一学段的认字量,还推出参考字表以指导字种的选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收录了17个部首,300个基本字表,这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又分成两个字表,表一:2500个常用字,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这两个字表将给教科书的编写和识字与写字教学及评价,带来一定便利。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关注写字过程,更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和“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求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这样的修改更能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更能体现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与重视。
2、关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新课标之获与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