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综述

【摘要】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距今1500余年,历史悠久,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蜀道明珠的美誉。本文主要对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千佛崖摩崖造像的历史文化底蕴须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挖掘,其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论文网/5/view-
【关键词】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综述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嘉陵江边,历史悠久,距今1500余年,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现存造像基本为唐代遗存,五代和清代有少量开凿,其余各代多为游人题刻和�銮佛像之举。现存迄唐至清各代题刻118条,历代名人题咏千佛崖诗歌三十余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四川最为宏伟的石窟群,佛崖全长近400米,崖高45米,现存造像1200余龛,7000余尊,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是我国石窟造像中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规模布局、雕凿水平堪与国内其它著名石窟相媲美,崖前始于三国时期的金牛古道,是连接八百里秦川与蜀地天府之国的交通要道,按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的说法,千佛崖在蜀道上的地位可比拟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千佛崖摩崖造像也不例外,各界人士开始从历史、美学、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研究千佛崖。上世纪5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注意川北石窟,江学礼、吴觉非、王家�、张明善、黄展岳、史岩等学者们开始对千佛崖的开凿年代、造像风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61年史岩在《文物》第二期上发表了《关于广元千佛崖造像的创始时代问题》以及温廷宽的《广元千佛崖简介》。史岩在文中阐述了大佛窟的造像风格,推断出千佛崖的造像时代应该是南北朝,驳斥了色伽兰所认为始于唐代开元十年。1962年阎文儒教授的对千佛崖和皇泽寺作了分期研究,在1990年第3期《江汉考古》上发表了《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文章查阅史料结合龛窟探讨了千佛崖与皇泽寺开创的年代,千佛崖与皇泽寺的名称的由来与历史,千佛崖与皇泽寺的分期与题材,千佛崖与皇泽寺龛窟的题材。
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开始川北石窟做调查工作,出版了不少图录。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对广元石窟寺进行了联合调查,1990年在《文物》第六期上发表了调查纪要:《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和《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记》,并对广元石窟各个时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元千佛崖石窟调查记》一文按照造像时代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千佛崖的重点龛窟,同时指出广元石窟,就其北朝后期至盛唐造像而言,其规模、内容与雕凿水平,与同时期中原北方石窟(如云冈、龙门、敦煌莫高窟等)相比,均可堪称同步,当在伯仲之间。广元石窟的兴起,为盛唐以后,尤其是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四川石窟高峰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千佛崖与皇泽寺的石窟造像无论洞窟型制、题材内容、造像风格、布局组合等方面,皆更接近中原北方石窟。1990年《文物》第六期为广元石窟做了专题,除了上述两篇外,还有:广元市文物管理所的《广元新发现的佛教造像》。罗世平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2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