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备课组组长孙夕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晚上好!
前面几位老师讲得很精彩,目的都是研讨:如何在新的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其实,学校的教学工作就象下中国象棋-------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物理学科备课组长以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和各位同仁的鼎力相助与通力合作下,备课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回首过去的时光,自己有一些困惑及思考想与大家交流,以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关于“导学案”问题的困惑及思考
根据教研室、学校提倡的“导学案”实施办法,我一段时间内精心的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体现了学习目标、重难点提示、学法指导;在课堂上体现互动探究、拓展延伸和课堂小结;在复习过程中则体现了巩固训练,学生学后的总结反思。
举例如下:
§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课前自主学习】
预习提纲;
(二)基础演练
(三)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
【课堂互动】
(一)典型例题
(二)课堂小结、感悟反思
(三)当堂反馈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实践,发现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指出的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去预忆得比较扎实、牢固。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导学案”势在必行,而且一定要教师打印出详细的预案,经过复印,纷发到学生手中,“导学案”虽然耽误时间,但很详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预所要完成的内容转移到“导学案”中。
然而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导学案”在课堂上的运用与课前学生的预习链接得还不够紧密,虽然我在讲课过程是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的,但是一些随机的知识拓展也应该及时的补充到“导学案”上。
一、当前的困惑
“理科中的理科”,而目前成为“小学科”,学生的不重视成为“一种怪病”,几乎成为“绝症”。
,拥挤现象严重,学生不能真正地进行预学。
,谈不上知识的积累。
,预学效果几乎为零。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解决的对策:
“自主训练”的选题上,实施“两易一难”的策略。
,弹性作业。
。
“复习案”。
所以,我的困惑之一是:为什么只实施“导学案”而不实施“复习案”呢?困惑之二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全校的导学案汇编成册?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
举例如下:
§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复习案)
【教材回放】
【要点归纳】
要点一;
(二)要点二
(三)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答疑解惑】
(一)典型例题与变式训练
(二)方法探究与感悟反思
【巩固训练】
【深入思考】
关于“减负”与“增效”问题的困惑及思考
一、当前的困惑
高一物理的难度是大家所公认的,以往每星期5--6节课时,而现在每星期3节课时,教学的内容比以往还多半章内容(圆周运动)。我们只能每节课都讲新课,期
末复习也只能每章内容复习一课。在近一学期的实践与探究中,对“减负增效”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我就减负增效的话题在高一物理组中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大家谈了几点共同的困惑是:
、利生的好事,
论文:浅谈工作中的两点困惑及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