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1)
2017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二 19:00
上课地点:软件园4区201d
主讲人:魏天迪
姓名:魏天迪
Email:******@sdu.
1997 年-2001 年,学士,中国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2002 年-2007 年,本硕连读硕士,慕尼黑工业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
2007 年-2010 年,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
2008 年-2010 年,德国巴伐利亚州超级计算中心,兼职科研助理
2010 年至今,山东大学生命学院
自我介绍
课程网站
共129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126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3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126篇文章里,125篇机打,1篇手写。122篇网络摘抄,2篇半原创,1篇原创。
2014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98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96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2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96篇文章里,95篇机打,1篇手写。93篇网络摘抄,2篇半原创,1篇原创。
2015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64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64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交上来的64篇文章里,63篇机打,1篇手写。62篇网络摘抄,1篇半原创,1篇原创。
本学期。。。
2016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计算机科学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计算机与动物学;
计算机与植物学;
计算机与微生物学;
计算机与医学;
生物信息学基础;
内容提要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慕尼黑工业大学信息学院LOGO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的研究成果还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外交等等,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
莱布尼兹认为:数理逻辑、数学和计算机三者均出于一个统一的目的,即人的思维过程的演算化、计算机化、以至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这个概念。古奥地利皇帝和俄国彼得大帝都曾聘请莱布尼兹做帝国顾问,在他建议下分别建立了维也纳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他还建议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建立北京科学院。莱布尼茨在中国八卦图的影响和启发下发明二进制。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Lovenix,即什么也不爱的人。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德国莱布尼兹超级计算中心(LRZ)
SuperMUC:2015年,214000核,( peta / s),投资1亿3千5百万欧元。(2015年,天河二号, peta / s)
RNA转录-四川大学课程中心-山东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