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常见观赏植物虫害
第一节食叶害虫
危害: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防治方法:(1)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2)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
一、刺蛾类(洋辣子)
二、袋蛾类(又名蓑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1、人工摘袋囊;
2、化学防治:7月上旬喷施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OO-15O0倍液,%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防治大袋蛾低龄幼虫。
三、夜蛾类
危害
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成虫喜在麻株的上部叶背面集中产卵。初孵幼虫群集在产卵株的顶部叶背危害,取食叶肉成筛状小孔。幼虫活泼,稍受惊动即吐丝下垂而转移。
防治方法
抓住幼虫群集危害时期,于清晨露水未干前喷粉。%敌百虫粉剂、%乐果粉剂喷粉,~2公斤。
四、尺蛾类(造桥虫)
危害
以蛹在土中越冬。5月成虫羽化,卵多产于叶背、枝干及缝隙,初孵幼虫常集结危害,啃食叶肉,3龄后食成缺刻,3~4代幼虫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平时人工挂除树皮缝隙间的卵块。利用成虫假死性,清晨人工扑打成虫。 2、灯光诱杀利用频震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保护天敌,每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于第一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或用Bt乳剂300~~500倍液喷雾。 4、化学防治在幼虫低龄阶段,虫株率小于5%时,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国槐尺蛾
五、毒蛾类
危害
幼虫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
%敌杀死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10%%功夫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
六、卷叶蛾类
危害
卷叶蛾的幼虫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仅留表皮呈网孔状,并使叶片纵卷,潜藏叶内连续危害植株,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
在幼虫发生期,可用75%辛硫磷1000倍液喷杀幼虫(最好在晚上使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原药1000倍液喷杀。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糖醋液进行诱杀。用糖5份、酒5份、水80份配成,然后将糖醋液装入瓶内,挂在盆栽秋海棠周围即可。
黄卷叶蛾
七、舟蛾类(天社蛾)
危害
静止时常靠腹足固着,头尾翘起;受惊时不断摆动,形如龙舟荡漾, 早有舟形虫之称,也是本科汉名的由来。舟蛾幼虫大多取食阔叶树树叶,常发生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和苗圃。
防治方法
对3-4年生幼树,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阿维菌素2000-3000倍等机喷。对树高超过10米的大树,可采用打孔注药毒杀,先在杨树胸径处用打孔机打孔,然后用20%久效磷可溶性剂或40%氧化乐果乳油1∶1浓度,胸径有几厘米就注几毫升药剂。
八、枯叶蛾类
危害
因不少种类静止时如枯叶状而得名。幼虫绝大多数取食木本植物的叶子,天幕毛虫类为害果树和林木,松毛虫类是松树的大害虫,在纯松林中经常成灾。
防治方法
春季幼虫为害初期施实药剂防治,可选喷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青虫菌6号500~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杀灭菊酯)乳油等合成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
峨眉山枯叶蛾
松毛虫
松毛虫幼虫
第二节吸汁类害虫
危害
在植物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
防治方法
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
一、蚜虫类
蚜虫
观赏植物虫害防治及图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