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国王路易十六
风云激荡的法国大革命留给了后世无数的思考。当人们追寻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常常把责任归咎于波旁王朝的末代君主路易十六,他似乎成了专制暴君的代名词,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路易十六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既不迷恋钱财,也不沉迷于女色,与当时欧洲各国王室的花花公子们相比,他显得十分另类。1774年5月,路易十六登上了国王的宝座。此时的法国,经过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的专横统治和“我死后何惧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的荒淫无道之后,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了。此外,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十分热衷于豪奢的生活,法国人送给她一个“赤字王后”的绰号,对此,路易十六只是婉转地提醒她注意不要太出格,但是她却充耳不闻。
面对这些问题,路易十六束手无策,干脆一头扎进了他在凡尔赛宫里设置的锁具作坊之中。路易十六虽然贵为国君,对国事却颇不感冒,他感兴趣的是打猎和制锁,尤其是后者。早在他还是王储时,就十分痴迷此道,当了国王后,更是把锁具作坊搬进了凡尔赛宫。在这里,路易十六可以抛却烦恼,尽情地一展所长。
据史籍记载,路易十六制锁技艺十分高超,制的锁极富创意、形状各异,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曾把锁制成活泼可爱的鲤鱼、松鼠或鸭子形状,扭动“松鼠”的钥匙,“松鼠”会频频点头,摇尾乞怜。他还造出一把“蜥蜴”锁,插进钥匙后用力一拧,在打开锁的同时,“蜥蜴
”的嘴中竟然能喷出水来!
既然上有所好,下面自然是投其所好,以巴结这位“锁匠国王”。在为庆祝皇子出生而进行的游行中,有人居然抬出了一把特殊的“超豪华大锁”,打开“大锁”的门时,竟然从里面走出一位可爱的“小皇子”!路易十六一看,立刻下令重赏,赏赐的当然是他亲手做的精美锁具。
然而,研究制锁带来的快乐毕竟是暂时的,当时的法国,矛盾尖锐,财政亏空,作为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想办法,否则光是到期要还的债务就会把他的王国政府压垮。
路易十六先是起用了法国经济学家塔格特。塔格特上任后,制定了一个颇具激进色彩的计划:取消所有特权和奴役。当时法国人民痛恨那些特权等级,认为他们仅占法国人口的极少数,却坐拥亿万资产。最令人愤怒的是,这些最为富有的特权等级居然不用纳税,而广大人民却要负担全部税收。所以,塔格特改革方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特权等级与人民一样纳税。这份改革方案遭到特权等级的强烈反对,他们甚至搬动王后玛丽给路易十六“吹枕头风”。最终,在特权阶级的反对声浪中,路易十六让步了,塔格特随即去职。
问题没有解决,路易十六还得想办法。他又找来了一位名叫内克尔的银行家。这位银行家先是利用自己的人脉成功地为王室借到了几笔巨款,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接下来,他开始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内克尔不敢与整个特权等级对抗,而是在征得了路易十六的同意后,打算先从王室做起,压缩王室的财政开支,裁掉宫廷中一些不必要的高薪职位。可是即便这些步子较小的措施也让贵族们严重不满,他们立刻故伎重演,对内克尔
“火力全开”。路易十六再次退让。
接下来路易十六又换了两任财政大臣。可是,这一幕在不断上演:每当改革推进,涉及特权等级的利益时,他们总会强烈反对,对此优柔寡断的路易十六连连退让。
在换了四任财政部长之后,走投无路的路易十六极不情愿地承认:“诸位看到,用其他办法摆脱国家财政危机已经不可能了,接下来只能召开三级会议,与全体国民协商。”
三
业余国王路易十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