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的“三无”管理策略
教师是否乐教影响着幼儿园的方方面面,其实教师教学的快乐与否不一定是因为教学任务的轻重,而是在于地位价值是否得到尊重、对园所是否有归属感、同事关系是否默契融洽等。如何让教师乐教,园长是关键。以下来谈谈园长如何让教师乐教的“三无”管理策略。
一、无为――重视教师的主人地位
“无为”之道是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精髓,但老子提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其目的是达到“无为而有为”。园长的过于“有为”很容易让教师感觉自己只是遵照行事,而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如何改变教师从“让我做”到“我要做”,从而更加乐教呢?
人人都是智慧者。园长要重视激发成员的智慧。例如,我们在幼儿园内设立了“金点子奖”,记得在幼儿园文化理念梳理时,发动大家都来写幼儿园的“三风”,并通过教师对自己所写内容进行诠释,通过集体投票的方式,最后把“三风”的关键词确立了下来,“中奖”者也得到了“金点子奖”。另外,在期末考核评价时,我们设立了“明星员工奖”,如“教学之星”“研究之星”“奉献之星”“团结之星”等,期初人人申报,期末表彰奖励,让教师的多元智慧得到尊重和肯定。
人人都是管理者。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即人人都是管理者。例如:行政作为管理者往往感觉很累,教师很被动无奈。幼儿园就设立了
“行政管理组阁制”,分管行政和基层的教师共同来管理幼儿园的某一块内容,共同制定规章、共同维护、共同考核,在参与管理中,教师看到了行政管理的不易,从而从自身做起,事事维护幼儿园的管理。
园长的无为之道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从而达到“无为即有为”的境界。
二、无形――凝聚教师的精神力量
无形的管理重要的不仅仅是靠规章制度,而要充分发挥园长的人格魅力,发扬园所精神文化,真切让教师产生归属感。这是让教师“乐”教的重要因素。
园长魅力。当教师认为你这个园长很有魅力时,他们更有可能遵从的建议。首先,园长的魅力体现在身正言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其次,沟通是体现园长魅力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当教师出现不良行为倾向时,要及时引导。例如:幼儿园在制度建设中创造性地建立了“园长约谈制度”,就是每个学期至少和每个老师谈话一次,谈话让园长了解了教师的想法,很多教师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园长交流,从而增强了园长和教师的感情,提振了教师的精神,也发挥了园长的魅力,让教师更加乐于工作。另外,园长的各种行为能传递管理信息,它具有言志、传情、状物的特殊功能,因此,园长更应通过非语言的情感沟通手段,如目光示意、动作提示、表情导航、情感感染、人际调距等,以增进与教师的沟通。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有认知、情感、价值、理想的成分,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当然,价值追求不是一下就产生的,而是要在园所发展的轨迹上积淀起来和提炼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被广大的教师接受。例如:在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
“文化诠释活动”,每周在例会时的前5分钟,由教师用自己的工作实例来轮流诠释对幼儿园既定的精神文化的理解,这样做不仅深化了大家对文化的理解深度,同时也提振了大家的精神,产生了精神向心力。
只有重视“无形”的管理,才能达到“无形却有形”的境界,也才能让教师视幼儿园为真
乐教的“三无”管理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