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涉众型经济犯罪.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涉众型经济犯罪.doc浅析涉众型经济犯罪
摘要:近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呈高发态势,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本文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现状了行了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涉众经济犯罪现状对策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念界定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对国家、社会和公众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而且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严重威胁社会和谐稳定。2006年公安部首次提出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念,根据公安部的界定,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的受害人,特别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经济犯罪活动。另外,在证券犯罪、合同诈骗犯罪、假币犯罪、农村经济犯罪活动中也有类似涉众型因素存在。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现状
涉众型犯罪频发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一个突出动向,从2006年至今,我国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数量有了较大增长。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512件,审结482件;2008年受理827件,审结783件,%%,2009年前6个月与2008年同期相比,收结案数的增幅明显。同时,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犯罪的表现形态更加复杂,从现实社会向虚拟世界扩展,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从境内犯罪向跨国犯罪扩展。金融犯罪从传统的银行业逐渐扩展到证券、信托、保险和期货行业,从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向农村信用社蔓延;合同诈骗犯罪由传统的购销、租赁、建筑、运输等领域逐渐渗透到高速公路建设、房屋拆迁、房地产、中介服务等领域。另一方面,新型犯罪和智能化犯罪不断增多,商业贿赂犯罪等大量
“隐性犯罪”数量急剧增加;集资手段多样化,一般是在项目的名义下进行融资行为;X络传销从传商品发展到传“概念”、“意识”、从拉人头集中洗脑到手指键盘对键盘,甚至进行“纯资本运作”。
涉众型经济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最为严重和危险的犯罪之一,成为严重破坏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益、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多发性严重经济犯罪,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以及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成为司法机关重点打击和研究的重大经济犯罪。
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民间资本引导,有效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首先就要为大量民间资本寻求到正当合法的投资渠道。面对当前普通群众投资欲望高涨,而实际投资渠道狭窄的客观实际,政府应当针对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涉众型经济案件的源头——民间资本,加强引导,尽量拓宽正当合法的投资渠道,从客观上防止犯罪者以高息为饵,诱骗民众的闲置资金,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包括拓宽民间民间投资的范围和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民营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二)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
加大打击力度是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主要手段。政法机关要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打击的原则,一要加大调查取证力度,准确指控犯罪。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多发区域,要适时

浅析涉众型经济犯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