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擅长的领域做好价值投资
——专访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家琳
■本刊实者彭峭
相比许多曾经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在“公奔私”后的“水土不服”,同样公募出身的陈家琳在“奔私”后旗下私募基金业绩表现却依旧十分突出,其代表产品“世诚扬子二号”自2008年4月成立以来,以近400%的累计收益率在同类产品当中排名靠前。公开资料显示,陈家琳曾在以研究基本面著称的里昂证券担任高级分析师,并在2007年创立世诚投资之前,作为公司投决会成员任职海富通QFII“扬子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在33个月内获得超过550%的绝对回报。
陈家琳对于投资十分“专注、聚焦”,比如他长期以来只做二级市场的股票多头策略,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消费等几个行业。与上市公司一同成长,分享其发展的成果,做中长线的价值投资是他最为崇尚的投资法则。对于后市,陈家琳认为在流动性的驱动下,可以关注结构性的反弹机会,银行股可能重新被发掘,而对于高风险偏好投资人,次新股仍有持续表现的机会。
财务分析+实地调研
优选擅长领域的股票
《红周刊》:入行20多年,您对资本市场肯定有着很深的了解。公司官网上介绍说,世诚投资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有人会认为,在充满博弈的A股市场,值得做价值投资的好股票并不多,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陈家琳:公司的投资风格确实是属于中长线投资,但可能只能算做“非典型”的价值投资者,比如我们的投资范围就仅限于几个行业,会比较偏爱那些自身成长性能够在中长期内穿越整个宏观经济周期的行业。这样的好处在于,我不用每天研判宏观经济接下来的走势到底是L形、V形还是W形,然后分析在什么阶段应该配置哪些行业的股票。
同时,结合公司自身的优势,我们的投资范围就逐渐集中在医疗服务、智能制造、食品饮料、文化传媒、计算机软件、金融服务等数个行业。其他板块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机会,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研究,最后就会有战略性地放弃。
《红周刊》: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确实会很有优势。行业确定下来之后,您又是如何在其中选出优质的上市公司呢?公司官网显示,世诚投资是行业内调研频率最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您在进行调研的时候,又会比较关注上市公司在哪些方面的优势?
陈家琳:选择上市公司的时候肯定是希望能和公司一起成长,可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在调研的时候,除了关注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执行力,我们也会把这家公司的治理结构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从我自己的理解看,公司的治理结构就是看这个公司有没有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能够让所有的利益攸关方比如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最重要的是中小流通股东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还要关注这家公司有没有一个好的问责机制,能让董事会或者董事个体反映出全体股东的心声和利益,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公司透明度等多方面内容,最终的指向还是要看这家公司能不能持续地发展。从逆向投资的角度,我还比较喜欢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的股票,比如大家对它的股价、估值都没有什么预期,从长期持有的角度来看,反而更为安全。
《红周刊》:实地调研确实是发现优质投资标的的一个必要条件,在调研过程中您会比较看重哪些指标呢?
陈家琳:确实,我们的研究部虽然人不多但其中有4位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这让我们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研究能做得十分深入。落实到财务数据,我会主要关注
专注擅长的领域 做好价值投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