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电离平衡与酸碱理论陈浩(中).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电离平衡与酸碱理论(中)
强电解质溶液
酸碱质子理论
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
盐类的水解
一、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离解,如:
NaCl → Na+ + Cl –
HCl → H+ + Cl- H3O+ → H+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离解,离解过程是可逆的,如HAc H+ + Ac-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当 V离解= V分子化
达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称为离解平衡。
平衡时,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称为离解度。用α表示:
已离解的分子数
α= —————————× 100%
离解前的总分子数
1、离解度的大小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其离解度不同;电解质越弱,离解度越小。
2、弱电解质的离解度受其浓度的影响,浓度愈小,离解度愈大。
注:并非离解度越大,酸(碱)性就越强。
3、与溶剂有关。
1923年,德拜(Debye) 和休克尔(Hückel)提出离子氛(ionic atmosphere)概念。
观点: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是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受到相反电荷离子的束缚,这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溶液中的离子并不完全自由,其表现是:溶液导电能力下降,电离度下降,依数性异常。
一般认为强电解质的电离度是100%,但实验证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度小于100%,这种电离度称为强电解质的表观电离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离子及其周围的“离子氛”
强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意义完全不同,它仅表示了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能力,故称为表观电离度。
活度与实际浓度间的关系如下:
α=γ·c/co 或α=γ·b/bo (α= f · c )
α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c为实际浓度,γ称为活度系数。( f 称为活度系数)
活度:为了表示强电解质中离子的有效浓度,路易斯提出了“活度”的概念:
离子强度
多离子体系中,其相互影响与溶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及其电荷数有关:
I为离子强度,c(B)与Z(B)分别为离子B的浓度和电荷数目。
离子强度I 表示了离子在溶液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I有关。
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规律:
①离子强度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活度系数越小;
②离子强度越小,活度系数约为1。稀溶液接近理想溶液,活度近似等于浓度。
③离子电荷越大,相互作用越强,活度系数越小。
酸碱质子理论
复习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的定义?
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凡是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 H+ + 碱
HCl = H+ + Cl –
HAc = H+ + Ac –
H2CO3 = H+ + HCO3-
HCO3- = H+ + CO32-
H2O = H+ + OH –
H3O+ = H+ + H2O
NH4+ = H+ + NH3
酸、碱并非孤立,酸是碱和质子的结合体,这种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
右边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
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

5电离平衡与酸碱理论陈浩(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73116296
  • 文件大小1.33 MB
  • 时间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