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设计是针对成都都江堰新建道路的路基设计,该道路属于一级高速公路,有地下水,地下水位为2米,路基填筑高度为8米。土质为粘性土,本设计主要是路基断面的设计,路基压实,路基排水(包括明渠和暗沟)设计和边坡的防护加固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
关键词路基断面尺寸、压实、排水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 路基设计 4
公路自然区划 4
干湿类型的确定 5
路基横断面设计 10
路基结构 10
路基断面尺寸 10
路堤边坡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 15
2 路基填土与压实 15
填土的选择 15
路基压实 16
路基压实标准 17
19
19
19
21
21
25
4 地基的防护与加固设计 29
30
31
5 路基附属设施 33
33
33
33
参考文献 35
路基设计
路基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并结合路面排水,综合排水设计,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修筑路基取土和弃土时,应符合环保要求,以适当处理,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瘀塞河道。本路基设计主要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及《土的工程分类》(GBT_50145-2007)和《路基路面工程》教材进行设计。
公路自然区划
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成都属于Ⅴ2a西南潮暖区,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干湿类型的确定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同路基的干湿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并很大程度上影响路面结构及厚度的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划分标准是上述四种干湿类型的分界相对含水量W1 、W2和W3。公路自然区划分,不同土组的分界相对含水量(表-a)和路基干湿类型(表-b)见下
(表-a) : 士组的分界相对含水量建议值:
注:W 1——干燥和中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
W2——中湿和潮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
W3——潮湿和过湿状态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
(表-b) : 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干
湿类型
深度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wx与分界相对含水量的关系
一般特征
干燥
wx<w1
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影响
路基高度H>H1
中湿
w1<wx1<w2
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影响的过度带区内
路基高度H2<H≤H1
潮湿
w2≤wx1<w3
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细影响区
路基高度H3≤H≤H2
过湿
wx1≥w3
路基极不稳定;冰冻区春融翻浆,非冰冻区弹簧,土层经处理后方可铺筑路面路基高度H≤H3
注: ①H——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位的高度;
②H1、H2、H3——分别为路基干燥、中湿和潮湿的临界高度,见本节之四及表1-1-4;
③划分路基干湿类型以wx为主,缺少资料时可参照一般特征确定:;
④地表积水是指不利季节积水20d以上。
路面设计时应根据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实测不利季节路床顶面以下800mm深度内平均稠度wc,再按(表-c)路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确定。也可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土质类型、排水条件以及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按
(表-d)的一般特征确定。
(表-c) 路基干湿状态的分界稠度建议值
干湿状态
土质类别
干燥状态
中湿状态
潮湿状态
过湿状态
Wc≥ Wc1
Wc1>Wc≥ Wc2
Wc2>Wc≥ Wc3
Wc<Wc3
土质砂
Wc≥ 1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路基部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