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地质部分
讲稿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案例:青岛胶州湾隧道
魏江川
讲稿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案例:青岛胶州湾隧道
魏江川杨茂林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 610031 )
【摘要】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应当编制相应的地质预报方案,海底隧道尤应如此。地质预报方案编制前,必须充分掌握熟悉隧道施工场区的地质背景条件。不同的地质背景,地质条件不同、地质复杂程度不同,勘察预报在难度、手段、工作量等方面都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地质预报方案。本文阐述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目的、性质,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指导思想,着重强调地质观察研究在地质预报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超前预报相关合同文件所规定的预报手段的效用及特点的阐述,和人们对地质背景条件的不同认识,提出了胶州湾隧道不同的地质预报方案,同时对地质预报工作提出了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关键词: 地质预报地质观察研究预报手段方案建议
一、前言
胶州湾地区地壳运动频繁,断裂构造众多,岩浆活动强烈,岩性复杂多变。胶州湾隧道地质勘察难度极大,茫茫海域,虽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地质界线仍多属推测。由于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必然存在难以探察的、隐伏的地质问题。海域段的断裂破碎带、岩体接触挤压破碎带内,岩石强度低,易风化,自稳能力差;此外还有极易风化的辉绿岩脉、煌斑岩脉和可能存在的膨胀性围岩。在这些不良地质地段存在着渗透破坏、发生突涌水或隧道坍塌变形、甚至海水倒灌的可能。这些突发性地质灾害将严重危及施工安全,能否开展好施工期间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到超前预判,及时决策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是胶州湾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
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目的和性质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目的
探明隧道工作面前方及两侧的,为隧道施工提供依据,以期有效预防地质灾害,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具体应达到以下目的:
(1) 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已探察的、隐伏的地质问题;根据掌握的地质灾害前兆信息,超前预报地质灾害,及时改进施工工法,调整施工工艺,确定防灾预案,进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风险。
(3) 为变更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 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性质
科研性
对于地质体必须如实了解、认识和反映它,才能为隧道施工提供依据。由于隧道受埋藏条件、勘察手段和方法的限制,地勘成果对地质体的本来面貌不可能准确无误的反映,而只能是具有一定精度和可靠程度地反映。
隧道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期的地质预报的过程,是运用地质科学和有关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地观察研究各种地质现象,力求正确认识和反映其客观规律的过程。
观察(包括对实地的地质勘察、室内鉴定、测试等)是对客观地质体实际取得感性认识的科学实践;研究是综合各方面取得的观察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地质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质的观察研究应贯穿于隧道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期间地质预报工作的始终,是取得对地质体特点与规律性认识的基本方法。地质观察研究在地质预报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和枢纽作用,通过地质观察研究所获得的地质认识,影响着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布置;也影响着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和施工方案;还影响着对工程进度、投资等的评估和决策。所以对于胶州湾隧道海域
段施工,必须始终重视地质观察研究工作,否则就不能更好地指导隧道施工生产。
生产性
作为隧道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它关系到施工安全、质量、效益、进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确保不遗漏不良地质体,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实际需要决定各项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隧道生产经济效果,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为此要加强地质预报、设计、施工、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合作,必要时请专家论证,按实际情况布置各项工作。
三、关于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编制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1) 必须依据工作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可能允许的工作条件进行编制。
(2)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工作程序,合理选择,综合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工作方案,发挥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特长。
(3) 要尽力采用与推广先进技术,超前地质预报必须充分发挥地质观察研究的主导和枢纽作用,努力提高勘察预报效果。
(4) 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使各项工作和资料达到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方案编制要求
(1) 必须坚持为隧道施工服务;
(2) 必须加强地质条件、地质规律的研究。
地质勘察、地质预报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地质规律的研究。对危及隧道施工安全的不良地质体的规律认识比较接近客观实际,勘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