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指出了苦郎树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的攀援状灌木,是一种重要的半红树植物,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物化学、药用价值、抗性生理、育苗造林等方面综述了苦郎树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苦郎树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国论文网/7/view-
关键词:苦郎树;半红树植物;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2503
1 引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海岸潮间带并受周期性海水浸渍的木本植物群落[1],根据生活环境又将其分为真红树和半红树,并共同构成了红树林湿地系统,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种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净化和修复。苦郎树(Clerodendrum inerme)又称许树、苦蓝盘、白花苦蓝盘、假茉莉,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Clerodendrum)的攀援状灌木,是一种重要的半红树植物,常混生在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老鼠�{(Acanthus ilicifolius)、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红树林的群落林缘边[2],广布于福建、台湾、浙江南部、广东、香港、海南等亚热带、热带地区[3],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近年来,国内对苦郎树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化学、药用价值、抗性生理、育苗造林等方面,本文从这些方面总结了苦郎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人们进一步的全面了解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2 生物化学研究
我国学者南海函等[4]对苦郎树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鉴定出了 8 个化合物,分别是:木栓酮、白桦酸、豆甾醇、丁香酸、金合欢素、芹菜素、对甲氧基苯甲酸和胡萝卜苷。为了进一步研究苦郎树的内部成分,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4],随后又分离出了 7 个苯乙醇苷,1 个苯甲醇苷化合物和 1 个苯苷[5],同时也分离到 5 个三萜类化合物以及1个二萜类化合物[6]。日本学者在苦郎树的内部成分中分离出几种环烯醚萜类的化学物质[7]。印度学者利用物理和光谱数据的分析,研究出其含有一种新的脂肪酮、两种新的甾体化合物以及几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8]。
3 药用价值研究
苦郎树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根、叶、茎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应用很广。在医药应用方面,印度学者研究发现,苦郎树叶磨成粉末与大蒜、胡椒粉和樟脑混合使用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水肿、风湿疼痛等疾病,其根部也可用于治疗性病[9]。苦郎树作为泰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新鲜的植物叶片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7]。我国学者傅立国等[10]研究也发现苦郎树的根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舒经活络的药效。
在农药应用方面,印度学者发现苦郎树能抑制家蝇成熟及生长,将苦郎树叶混入家蝇幼虫的饲料中可以使成熟蛹的个体减少[11]。Pereira J等[12]指出从苦郎树叶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抑制家蝇和蚊的生长,同时也具有拒食活性。Chen H等[13]从苦郎树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Klein Gebbinck E A等[14]研究指出分离出的二萜类化合物对部分害虫具有抗食
苦郎树研究进展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