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仪器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分析仪器,主要用于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 本章将系统介绍有关色谱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
第五章色谱分析技术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第五章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目录
引言
内容小结
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实质上是利用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也有人称之为色层法、层析法等。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引言
色谱仪(chromatograph)的实质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再加上检测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后检测,从而实现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色谱分离中的两相是指系统具有一个有大比表面积的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可以是固体或以某种方式固定了的液体)和一个能携带待分离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所谓流动相(mobile phase)(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色谱工作就是根据被测样品(混合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两相和其他操作条件,利用分离系统将各个组分分离开来,通过检测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样品量少且速度较快、结果准确等优点,是分析混合物的有效方法。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目录
一、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二、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分类及特点
四、色谱仪的输出信息
五、色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一、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1903年至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首先利用分离及分析技术进行植物色素方面的研究,“色谱”因此而得名。 1931年,文特斯汀(Winterstein)开始将这种分离技术应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1952年,马丁(Martin)等人提出了气液(分配)色谱法,正式推出了气相色谱技术,为色谱技术及色谱仪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50年代~60年代,气相色谱仪的发展速度几乎居各类分析仪器的首位。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
第05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