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策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是指制定活动计划之后、活动实施之前,针对活动实施的教师指导,包括实施方法指导、实施过程指导和活动安全指导。
【关键词】方法指导过程指导安全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亲身经历,忽视了各阶段活动的教师指导,特别是缺少针对活动实施的教师指导。这导致活动走过场、效率极低,在活动中学生遇到突发事件难以应对,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自信心渐失,最后对综合实践活动失去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是指制定活动计划之后、活动实施之前,针对活动实施的教师指导,包括实施方法指导、实施过程指导和活动安全指导。
指导策略一: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法指导。
情境再现:
《中国古典玩具》之“空竹活动小组”邀请**公司的**教“抖空竹”。
活动小组一行6人来到**公司找**教“抖空竹”,因**忙着处理公司业务,无暇顾及,办公室的其他人员接待了学生。学生在接待室里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匆匆走进接待室,询问了学生的来意,演示了抖空竹的几个基本动作,便离开了公司。
《中国古典玩具》之“华容道活动小组”访问学弄社区的**。
学生甲:华容道游戏起源于什么时期?
*:华容道游戏起源于三四十年代。
学生乙:华容道游戏在国外的名称是什么?
*:不清楚。
学生丙:华容道在国内外的销量是什么?
*:不清楚。
学生丁:华容道游戏怎么玩?
*:华容道游戏的形式比较多,有一种形式的最少步数为81步。(演示)
在整个访问过程中,一位学生提问,其他学生无所事事,甚至嬉戏打闹,没有做任何记录。
原因分析: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采用访问的方法来获得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两个小组的访问活动均不成功,原因在于指导教师在访问前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包括缺少联系访问对象、筛选访问内容、访问活动分工等方面的指导。
应对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经常通过阅读文献、访问、参观、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来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指导教师必须在研究活动实施之前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以“访问”为例阐述方法指导的策略。
认识“方法”内容。
访问是获得第一手原始资料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是课题研究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第一次访问活动实施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识“访问”的方法,需要学生理解以下关键词:
采访人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采访人”往往是一个6—8人的活动小组,每位成员的个性、兴趣爱好、家庭背景都不一样,他们在采访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因此访问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小组的人数、组员的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进行分工,一般可以分为联系、提问、记录、摄像等,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全员参与、分工不分家,做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被采访人
被采访人是根据访问内容选择的最有可能提供有价值材料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本校的教师和教职员工、有特长的学生家长、机关人员以及各方面的专家。
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是一个问题组,包括几个主干问题和每个主干问题的后续问题。一般情况下能用查找文献解决的问题不再列入采访问题的范围,问题形式大多以“怎么样”“为什么”为主,这样的问题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问题的意思要表达清晰,不能有歧义。
指导“方法”程序。
访问是调查方法的一种,是调查的人通过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