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田园诗情
【】田园诗是诗歌的一种,歌咏农村景物,或农民、牧人、渔夫的生活,格调恬静自然。如中国东晋陶渊明的一些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其形成主要是诗人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从而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隐逸避世的思想情绪。
【关键词】语文课堂、田园;诗情
通过意译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的田园诗的代表作,来诠释田园诗的具体定义,让生活在浮躁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能够唤醒内心深处对田园那份纯净的惦念,即使不能真正回归田园,也希望小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田园。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首先介绍一下田园诗最有名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的是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抒写自己归隐的喜悦和悠然自得的心情。《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意译]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二、孟浩然的田园诗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意译]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酒赏菊花。
三、范成大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
有机合成纳米小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