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或将污染海洋生物链
日本民众的愤怒和恐慌
在周半国家的抗议和不满声中,4月10日,日本终于停止了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核废水,6天时间,。
这些放射性废水对大海造成什么影响尚难以估量,但恐慌和担忧情绪已在日本国内蔓延。
东京的大型超市里,购买鲜鱼时犹豫不决的顾客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商家在核电站事故之前采购的咸鱼和干鱼都有些滞销,他们只能想办法促销。一些寿司店表示,自从福岛核事故以来,他们不断被顾客询问安全性问题。
实际上,对于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的向海里排污的举动,日本民众从开始就感到震惊和愤怒。不满的声音首先从日本渔业传出,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参事小野修司指出:"东京电力公司是在开始排放前两个小时才通知联合会的,根本没有时间向渔民进行解释。"
"我手头要是有水的话,非得泼在东电总裁的脸上。卖不出去的鱼要他们赔!"茨城县渔民武子宽一脸无奈又愤怒地说。
日本茨城县渔业协会宣布,从附近海域捕捞的海鱼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受此影响,中国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海产品交易量下降。中国官方在4月9日扩大了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
东电没有说明这些废水的放射性浓度数值,只是强调说这是"低浓度的放射性污水"。按《核反应堆规制法》的相关规定,低浓度核污染污水通常指比普通海水中的辐射浓度高出100倍的污染水,但东电说的"低浓度核污染污水"显然并不是这样的准确的科学术语。
"放射性浓度多少不知道,里面究竟含有哪些成份也不清楚,除了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存在其他东西。"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陈建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日本方面提供的信息相当不透明。
随着洋流扩散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斌对于核废水在海洋中的扩散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墨水滴入一条河流,墨水的扩散是向周围不断稀释,并且向下游运动,下游浓度不断衰减。"
进入大海的核废水会除了部分沉淀,还有一部分会随洋流运动。
福岛附近海域是千岛寒流和黑潮相遇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渔场,两股洋流在这里相会后,继续北上,形成太平洋暖流,流到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继续南下到美国和墨西哥以后,又沿着赤道西流,最后流回马来群岛和中国台湾附近。
从洋流的角度看,福岛核电站泄漏或排出的核辐射污染水体,主要被黑潮带动向西北和东北太平洋一侧扩散。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委托,根据福岛县海域的海底地形、潮流、水温、盐分浓度等,预测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结果发现,放射性物质最初会沿着海岸向南北扩散,到了北方的仙台湾以后,将会向东西方向扩散。正因为如此,虽然有来自马来群岛附近的强大黑潮从日本列岛附近向北流过,福岛县以南的茨城县也依然有鱼类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大气环流的的运动,一般2~3个星期就会绕地球一圈,而核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扩散的周期比这更长一些。"周斌说,"在这过程中,由于路径长,以及空气阻力、降水沉降和自身衰减等多方影响,放射性物质在不断稀释,浓度就会不断减小。"
日本方面的说法称,,洋流会把污染物稀释至原本的1%。
而周斌认为,通过大气扩散模式计算,假如放射性物质在原地的浓度为1个单位,那么经过大气环流运动,扩散到我国后的浓度仅为10
日本核污水或将污染海洋生物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