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吧!
授课人:刘力
有付出就有收获,大胆地去付出,快乐的去收获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化合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前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时,观察到了美丽的蔚蓝色的地球,为什么他在太空中观察地球呈现蔚蓝色?这是因为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表面积。但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人类对水的初步探索
二、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探究
A、实验的过程
B、实验的现象及其结论
2、水电解的微观
3、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与化合物
18世纪末的三位科学家
卡文迪许
拉瓦锡
普利斯特里
水的真面目第一次被识破(18世纪中叶)
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爱给朋友们表演魔术:他拿了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了几下,然后,他迅速地把一支点着的蜡烛移近瓶子。“啪!”的一声,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
原来,这位魔术师在瓶子里早已装满无色的“可燃空”体(氢气)和空气。它们混合后点燃,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诉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18世纪科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卡文迪许的助手布拉格登于1783年6月访问巴黎时,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立即进行了跟踪实验, 不仅合成了水,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并且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
氧化学说是对“燃素学说”的否定,关于水组成、空气组成等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批判。
水电解实验:
1、实验过程中都有哪一些现象发生?
2、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得尖嘴处,现象是什么?说明生成了什么气体?
3、打开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导管的活塞,在玻璃到管得尖嘴处点燃,会有什么现象?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会有什么现象?
4、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
5、由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自然界中的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