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与政治教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想政治课作为目前在我国中学普遍必修的一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由于在教学上我们长时间地受到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响,以致在今天我们的教学仍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过去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教师“静”
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片面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但是,新课程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问题二:学生“动”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三: “满堂问”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情境,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  要手  ,是教师输  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  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  要渠道。它对教师驾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与政治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