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析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析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摘要】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与药物剂型、药物质量以及人为给药方式等几个因素有直接关系。其反应主要以皮肤过敏、全身受损以及呼吸系统损伤为主。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后果比较严重,及时检测制剂治疗并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保证更多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对中药制剂“鱼腥草”、“刺五加”、“双黄连”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通过这些案例,透视中药制剂的现状和隐患,加强中药制剂研制前后的研究和评价,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标准,促进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因素

中药制剂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中药制作成为易于使用的剂型药物的一种常见制剂。一直以来,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均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具有持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且被广泛运用在预防中西药毒副作用的药物中。但是,随着中药制剂运用的不断深入,服用中药制剂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的现象不断出现,严重威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在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抗生素居首,占48%,中药排在生物药剂之后,位列第三,不良反应率约20%,这其中有60%“祸”起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应用广泛,特别是80%以上的县市医院、基层卫生所都离不开它。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属多发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惑着国人。究竟是哪些因素导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频繁发生呢?
1中药制剂基础研究薄弱
中国医学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说:基础研究的薄弱是是中药制剂安全性受质疑的基本原因,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研发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当时科研条件局限,基础研究不深入,科技含量低,质量标准低,制备工艺简单,缺乏严格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后评价,新药临床试验有局限性,后续研究资金匮乏、技术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可控,诱发某些药物存在不良反应的隐患。此外,由于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其质量与产地、气候、生态环境等有直接关系;同时中药成分相当复杂,一味药含有几种、十几种甚至更多成分,而多味中药做出的注射剂其成分就更加复杂了,很难分辨哪个是安全的、有效的,哪个是有毒的、过敏的,其很多成分尚未经过严格的药理、毒理学评价,将其直接注射到静脉,引起不良反应在所难免。
按相关标准规定: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不得少于90%,剩下的是制药流程中难以控制的杂质,而这不到10%的不明杂质很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真正“祸首”。
2原辅料市场混乱
中药注射剂所用的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少数来源于动物及矿物类。其所含的成分和含量与其生产方式(栽培还是野生)、产地、气候、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季节、药用部位、加工、炮制方法等有直接关系,因此药材的来源直接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如山银花绿原酸含量一般较金银花高,存在着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入药的现象。鱼腥草药用部位有新鲜全草和干燥地上部分,由于新鲜全草不宜长期储存、运输,有些生产企业可能采用干燥地上部分代替鲜草入药。所以,中药注射剂尤其要严格选用地道药材或按GAP规范栽培的药材入药,狠抓药物质量标准关。
辅料方面,我国目前药用辅料很少。如助溶剂、抗氧化剂、乳化剂等可供选择的种类更少;但很多中药注射剂需要加入辅料才能溶解或保持药剂稳定,如柴胡口服液

探析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