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
学习目标:
、闻、问、切四诊的方法。
、脏腑辨证
“四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实证:八纲之一,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如面赤、气粗、脉实大有力等。
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脉虚细无力等。
表证:皮毛肌腠在外,属表,把外犯肌表者,病位浅者,称为表证。
里证:血脉,骨髓,脏腑在内,属里,把病在脏腑,病位深者,称为里证。
寒证:因感受寒邪,或内伤久病,阳气亏虚,或过服生冷,阴寒内盛而引起的,并以寒冷为临床特点的一类病证。
热证: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以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的证候。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气短少言。
阳证:阳气亢奋,邪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如身热面赤、精神烦躁、口渴喜冷饮等。
(一)望神
※ 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2、望神的内容:
望病人的面部气色和眼神、形体的动静状态、精神意识、言语气息、对环境的反映等。
全身望诊
3、神的表现
(1)得神
概念: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表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光明亮、精彩内
含,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
作灵活、体态自如。
意义:主脏腑精气充足。见于正常人,或轻病而脏
腑精气未伤者,预后良好。
全身望诊
第四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