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固体废物的农业利用.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农业利用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堆肥化
第二节粉煤灰的农业利用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堆肥化
一、堆肥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二、堆肥的基本原理
一、堆肥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堆肥化的概念:
堆肥化就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料的过程。在这种堆肥化过程中,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对环境尤其土壤环境不构成危害,而把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堆肥化的发展历史:
堆肥化过程虽然是在本世纪才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但原始的堆肥方式很早就出现了,在几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农民们一直将这种办法用于制造土壤有机肥料。
现代的堆肥化过程就是在这种原始的堆肥方式发展而来,最早的用于混合固体原料的堆肥化方法是由印度的爱德华·霍华德在1925年提出的,混合物料主要是由垃圾、人粪尿、污水污泥、树叶或秸秆和其他一些有机物料组成。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丹麦出现了Dano(丹诺)堆肥装置。其装置采用卧式生物发酵筒。发酵筒在水平方向上呈倾斜放置。-,。筒内物料一般不装满。堆料从一端进人,再从另一端排出。这种发酵装置在70年代初最为流行。目前世界上约有150多家这样的工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成熟的积肥制肥工艺。随着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化肥投人量不断增大,在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同时,由于逐渐丧失了传统农业中有机肥的投入,致使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二、堆肥的基本原理
堆肥的基本原理
有机固体废物是堆肥微生物赖以生存、繁殖的物质条件,由于微生物生活时有的需要氧气,有的不需要氧气,因此,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有机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堆肥法(高温堆肥)和厌氧堆肥法两种。前者是在通气条件下借好氧性微生物活动便有机物得到降解,由于好氧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极限可达80-9O℃,故亦称为高温堆肥。后者是利用微生物发酵造肥。
主要生物化学反应:

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

固体废物的农业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1.42 MB
  • 时间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