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州工业园
案例背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1
案例背景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
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
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
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
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服务业发展
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1 苏州工业园
2
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居住区:紧邻金鸡湖
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
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轴线
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
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工业园区是古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
一般工业圈
高科技工业圈
居住圈
生态核
用地类型
面积(ha)
比例
居住用地
%
公共设施用地
%
工业用地
%
其中:高科技工业
%
普通工业
%
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
1 苏州工业园
3
宏观——弹性空间布局模式
分为三个片区:西部公建配套区、中部居住配套区和东部工业组团区。分为三期开发。
在规划中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理念,对于短期内不明确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
弹性、合理的空间结构可保证工业园区各种功能活动和经济运转的高效、环境的优美、卫生与舒适。因此,工业园区空间结构的开放度与生长机制自然成为判断工业园区使用性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用地类型
第一期
第二期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模式分析-找很久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