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的转型及启示
[摘要]本文对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向网络赋能指挥能力系统转型的过程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力图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网络赋能指挥能力转型
中图分类号:E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152-02
军队指挥控制系统是指在军队指挥体系中,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系统。军队指挥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军事装备,是军队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战场指挥的自动化、实时化和精确化。只有建立并有效使用指挥控制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的综合效能。正因为如此,军队指挥控制系统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并发展迅速。
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是为满足美军联合作战指挥需要而建立的战略指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全球态势信息感知、信息获取、显示和预警、协同计划、作战过程想定、情报任务支援、及实施及时作战的能力。
S的发展情况
美军于1962年开始建设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S),该系统由分布于全球的50多个指挥中心、60多个通信系统和10多个探测系统组成,分为战略、战区和战术三级。国家级为战略级,包括全国军事指挥系统、与全球有关的各军种司令部信息系统以及国防部各局的指挥控制保障系统。战区级包括世界五大战区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的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各军种分遣司令部的指挥控制系统。战术级包括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的战术指挥控制系统。S由于工程庞大,纵向指挥层次过多,横向互连互通严重不足,不适应中低级别联合作战的需求,信息不能共享,敌我识别也存在严重问题,到80年代已明显不能满足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和实时响应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信息战的需要。80年代美军曾对它进行过两次重大的改进,结果仍不理想,S取代它。1992年6月,美国参联会颁布了名为“武士C4I”即面向2l世纪美军一体化C4I系统的总体规划框架性文件,GCCS就是根据这一指南设计的。
为适应联合作战、信息作战等要求,海湾战争后,美军开始建设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以逐步取代原有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S)。建设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联合指挥控制的互操作性问题,把各军种专用的不兼容指挥控制系统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指挥控制系统。GCCS是实施危机管理和多军兵种/多国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系统。系统最高一级由联合参谋部、战区总部和特种作战部队总部等九个分系统组成;第二级从最高一级网络延伸,组成战区/总部级自成系统的网络;第三级由战区内各军、兵种司令部局域网组成。网络内部可根据需要临时增设用户终端,采用
“开放式”系统结构,可实现各网之间的互通。每一个指挥控制系统站都可提供局域网桌面服务,还可起用户接口的作用,用户通过密码进入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系统。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的软件应用系统分4类:核心系统、通用操作环境(COE)、通用应用软件和应用任务软件。GCCS将把各军兵种分别建设的烟囱式C4I网络连成高度融合的全球系统,可满足21世纪指战员对一体化战斗空间图像的需求,随时随地为指战员提供战场信息和综合图像信息,能支持用户对图像、部队态势、智能辅助决策、战斗指令、相关装备信息、空中作战指令等信息的互操
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的转型及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