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总结
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并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做以简单总结。
一、连续墙施工工艺
1.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采用“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工法。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见下图:
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框图
二. 测量放样
1. 定位、定标控制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桩点进行复核测量。经确认无误后,在施工场地北侧护坡上砌筑两个导线点平台,将坐标引入。在变压器主配电柜旁引入一高程点。因地面沉降等原因,每十天进行一次复测。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出连续墙中心线角点坐标,计算成果内部复核无误后,采用地面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放样出地下连续墙角点,每个桩点甩出三个护桩。报监理、业主、总测单位进行复核。
为确保主体结构的净尺寸符合要求,导墙中心轴线按设计外放出110mm。
在导墙沟槽开挖结束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沟槽下,以控制钢筋及模板施工,确保导墙中心线的正确无误。
在导墙砼浇注前,再次检查地连墙轴线角点坐标,满足要求后将导墙顶面标高放样于模板面上,控制导墙顶面标高。
导墙模板拆除后,检查了导墙的中心线和平整度、垂直度。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了处理。
导墙施工结束后,在导墙顶面作出了分幅线,确保钢筋笼就位的位置准确。
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后,为确保预埋件的标高,用水准仪从场地高程点引入,测量钢筋笼的笼顶标高,不断进行调整,按设计图纸,。
三. 导墙施工
根据放样成果开挖沟槽、绑扎钢筋、支模、最后浇注导墙砼。
本标段标准导墙断面采用“┒┎”形现浇钢筋砼,强度等级为C25,导墙翼面宽度
,,,墙趾座落于原状土上。,防止周围的散水流入槽段内。导墙的净距按照《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的要求大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40mm。
、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挖掘机开挖时要附带导墙侧壁的松散土体等实际情况,实际放样出的开挖宽度比设计宽度小10cm。
导墙断面图
,一般控制在30~50 m,避免与地下连续墙的分幅线重合。
,侧面为人工修整,塌方或开挖过宽的地方砌筑砖墙作为外模。
。经现场调查,津赤路车站范围内有废弃泥浆坑,本标段部分地下连续墙座落于此废泥浆坑中,因此对废泥浆区域先期进行搅拌桩加固处理,以保证导墙的稳定性。
,将预先用方木制作好的底撑放入槽内并调整至设计位置。
,单层双向布置,钢筋间距按200mm×200mm排列,水平钢筋置于内侧并连接成整体。
,导墙侧墙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在施工前检查其平整度。模板加固采用100×100mm方木加钢管支撑加固,支撑的间距为30cm,有效的防止了跑摸。
,两边对称交替下料,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间距为300mm左右,棒棒交圈。
%以后拆模。一般控制在一周左右时间,拆模后检查导墙的施工质量,对不合格的墙面做了及时处理补救,并召集相关人员分析讨论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出相应措施,防止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00mm木支撑,支撑上下各一道,呈梅花型布置,,。经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回填,防止导墙内挤。同时在导墙顶翼面上用红油漆作好分幅线并标上幅号。
因成槽机的抓斗呈圆弧形,,同时由于分幅槽宽等原因,为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时能顺利进行以及转角断面完整,。
导墙质量验收标准执行《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9-1999)。
序号
验收项目
标准
1
内导墙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平行度
±10mm
2
内外导墙间距
±10mm
3
内导墙面垂直度
3‰
4
导墙内墙面平整度
5mm
5
导墙顶面高程
±10mm
(1)泥浆池容量设计()
该工程地下墙的标准槽段挖土量:
V1=6××=
新浆储备量
V2= V1×80%=
泥浆循环再生处理池容量
V3= V1×= m3
砼
地下连续墙施工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