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痰涂片、PCR、PPD三种检验方法与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快速、可靠、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收治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2例,据相同医师推断将患者分为高度疑似42例、低度疑似140例,获取痰样分别进行涂片、PCR、PPD、培养检验,与病理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高度疑似组阳性率(%)高于低度疑似组(%),高度疑似组痰涂片、PCR、%、%、%,%、%、%;高度疑似组痰涂片敏感度、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低度疑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肺结核早期诊断中,运用影像学与症状诊断,针对高度疑似者,运用PCR可提高诊断效用,避免漏诊;而针对低度疑似者,运用痰涂片法可基本满足临床需要;若有需要符合条件者可运用PPD。
关键词:结核病;早期诊断;痰涂片;PCR;PPD
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患病率居发展中国家第二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肺结核患者13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450万例,肺结核病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肺结核防治工作任重道远[1]。肺结核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X线、CT、细菌性检验等,但结核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特异性强,细菌性检验敏感度低,痰涂片法符合率低、培养法耗时长,探讨快速、敏感、特异的细菌学诊断是结核病早期诊断的难题。本研究就我院收治182例据临床表现与胸部影像学诊断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结核菌检查、聚合酶链反应(Poly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皮肤结核菌素蛋白衍化物(PPD)检验,比较其诊断效用[2]。
1资料与方法
~9月我院收治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2例,其中男113例、女69例;年龄13~72岁,平均(±)岁。纳入标准:均未有肺结核病史;均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实验。据相同医师推断将患者分为高度疑似42例、低度疑似1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①痰涂片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清晨、夜间和即时,指导深呼吸,取痰液或肺部分泌物,取三份痰标本,若取清晨痰,3h后再取痰标本一份,或留用2份即时痰,痰量3~5ml,合格痰液应呈脓样、干酪样,标记后运用竹签挑起痰脓性物质,覆于载玻片形成圆形痰膜,自然干燥后运用萋尼氏染色法处理,待干后行镜检(淡蓝色背景),连续观察,填写检验报告[3]。②PCR检验,取痰步骤与痰涂片相同,,加入1N氢氧化钠溶液5μL,于37℃温箱内放置40min,运用高速离心机离心,转速10000r/min,持续5min,弃上清液后运用5%生理生理盐水冲洗至中性备用。取胸水与血清各1ml,运用离心机离心后待沉淀后加入裂解液50
μl,持续10min沸水浴,取出再次行10000r/min离心持续5min。制备TB-D
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