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针灸减肥法
耳压减肥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在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耳郭形态和色泽的改变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诊断疾病。
二、耳郭表面解剖
耳郭分为凹面的耳前和凸面的耳背。
耳轮耳郭卷曲的游离部分。
耳轮结节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
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对耳轮上角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屏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耳甲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定区域。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四、常用减肥耳穴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镇静安神。
便秘点--- 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调理肠道。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平衡阴阳。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调和脏腑。
饥点(外鼻)---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调和肠胃,减轻、消除饥饿感。
渴点(屏尖)---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减轻渴感。
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减轻、消除饥饿感。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调理脾胃。
睥---耳甲腔的后上部。健脾化湿。
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调理肠道,通调腑气。
大肠---耳轮脚上方前1/3。调理肠道,通调腑气。
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调理血脉。
肺---耳甲腔心穴的上、下、后方。宣肺、发汗、润肤。
三焦---外耳门后下方,肺穴与内分泌穴之间。疏利三焦、化湿行水。
交感(下脚端)---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侧缘交界处。调理脏腑。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疏肝理气。
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调肾、利水消肿。
膀胱---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调理膀胱,利尿行水。
五、用穴规则
发汗---肺、交感、内分泌、皮质下。
祛湿--睥、肺、肾、三焦。
化痰---睥、肺、胃、三焦、交感。
利尿---肺、肾、膀胱、三焦、交感。
通便---肺、胃、大肠、小肠、三焦、交感、饥点、便秘点。
减轻消除饥饿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