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驴有很高的经济使用价值,驴皮是制作阿胶的主要原料,驴肉是美味营养的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国内驴数量减少,致使驴的价格也不断上升,从而给养驴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养驴概况
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养驴历史,是世界主要产驴国之一。家驴由野驴驯化而来。中国驴起源于亚洲野驴,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和亚细亚地区、印度、阿拉伯等亚洲内陆。亚洲驴有几个地方类型(亚种),其中的两个亚种,即西藏野驴和蒙古野驴,从小被捕获驯养,形成家驴。中国养驴起始于新疆南部,经甘肃、陕西逐渐发展到全国。开始引入的驴多集中在关中地区,以后逐渐向北、向东扩散。驴作为役畜之一,曾经遍布于中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驴是马属动物,对小农经济有良好的适应性,对草料利用率高,不易得病,易饲养,比牛省草、比马省料,所以俗话说“穷养驴、富养马”。驴富有耐力,善爬山越岭,是偏远农村、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区短途运输、驮货、耕地、推磨、碾米的好帮手,很适宜山区役用,所以,受到农民喜爱。
二、驴品种形成与现状
我国驴品种约有30余种,优良驴种有5种。由于我国驴种分布广,产驴地区辽阔,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用驴方式和饲养条件都不同,所以,驴的大小、体尺、外形结构和生产性能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有的驴体高不到110 cm,体重不足100 kg。有的体高130 cm以上,体重达260多kg。小型品种驴多产于农业不发达地区,以自然选择为主,饲养水平低,体格小。大型驴品种多产于农业发达地区,饲养水平好,体格大,经过选种选配,摆脱了原始品种的某些特性,逐步形成了地方驴品种。据历史记载,根据各地驴品种资源和分布情况,我国驴种可分为3个类型:一是大型驴。体高在130 cm以上,如关中驴、德州驴、晋南驴和广灵驴等。二是中型驴。体高在115~125 cm,如佳米驴、泌阳驴、庆阳驴和淮阳驴等。三是小型驴。体高在110 cm以下,如滚沙驴、凉州驴、太行驴、徐海驴、淮北驴、库仑驴等。按产区生态条件、各地驴品种的形成历史、体尺和外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将各主产区的小型驴,划分为新疆驴、华北驴和西南驴3个品种,以资区别。
驴是我国劳动人民役用的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驴存栏数量,1954年为1 ,,1978年为1 ,,。近10年来养驴数量大幅度下降,说明人们对驴产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也未能重视驴皮的药用价值和驴肉的食用价值。
三、驴产业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消费结构已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驴肉产品作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无论从营养、药用或保健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驴肉是新型的肉食品,具有瘦肉多、脂肪少等特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以减轻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改革开放养驴现状与驴产业发展
市场分析
212008年第17期
以来,我国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驴逐渐失去役用作用,驴存栏数量明显下降,养驴的越来越少,导致驴产品短缺,市场缺口大,引起了多方关注。由于东阿阿胶在国内的市场需求量和国际出口
养驴现状与驴产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