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尚贤河湿地景观案例.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锡·太湖新城
尚贤河湿地公园规划
一、宏观背景
二、项目概况
三、设计分析
四、项目介绍
五、总结启发
一、宏观背景
无锡是国际制造业基地,特大型生态滨湖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苏锡常都市圈中心城市,苏南的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无锡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为“六城、两区、六镇、若干社区”。其中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市南部,紧邻太湖,山水条件优越,是无锡市的城市中心区,滨湖综合发展区的重点区域,未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山水城,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底蕴深厚的文化城,网络覆盖的数字城。
场地就位于太湖城中心区生态中轴之上,是未来无锡市的行政办公及文化中心。
二、项目概况
太湖新城中心区是城市南进、产业北移的发展战略重点地区,是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是无锡的行政文化中心,商务服务中心。
太湖新城中心区构建了一条背山面水、直灌太湖的生态中州。行政中心北面金匮山为主,南面弧形广场及开阔湖面,烘托主体建筑的庄严肃穆,东边为大型生态廊道,设计区域为行政中心大型休憩绿地,也是政府同市民进行沟通交流的生态场所。
本案用地北侧为金匮山,临关山路;南接直灌太湖的生态水系,由吴越路分隔;西侧靠近立德路,东为规划道路。。
考虑到项目的重要性,设计认为该区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应从太湖中心区生态中轴的高度去讨论,因此将生态湖、湖西侧绿地也考虑在内,,。
三、设计分析
1、设计定位
规划立足于现场特有条件,重新构建乡土植物群落和水系统,完善湿地的生态结构,重新建立稳定高效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营造具有太湖流域地域特色的湿地景观。
尚贤河将北部的无锡市政中心与南部的太湖联系起来,将市中心引入自然,也将自然带进城市。
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市中心,具有休闲、娱乐、参观、游览、健身等功能,是展示可持续的思想与技术,供人们了解、学习、探究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场所。
2、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讲究“三脉”:
以模拟自然山水格局的微地形骨架为项目“山水脉”
通过微地形的改造,堆山挖湖,使得山成脉,水成系,塑造金匮山向太湖的自然过渡,将建筑群作为山水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中心湖采用“一池三山”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并加以变化,同时结合山水,完善山水格局。
以多层次、复合、稳定的种植,呈现“城市山林的生态景观”,形成项目的“绿脉”
结合滨水湿地种植,形成特色植物景观,以多种手法予以体现,如大纯林、小混交、组团种植等,打造江南水乡特色与城市山林的生态特色平台。
以“和谐些社会”的主题思想,城市凝聚力的内涵体现,作为项目的“文脉”
通过政府同市民交流、沟通的宜人空间、意境空间的塑造,结合景观小品的点缀,来打造政府同市民交流对话的平台,充分体现中华“和”文化。
山水脉——犹如人的骨骼
绿脉——犹如人的肌肤
文脉——犹如人的思想和灵魂
3、景观策略研究
风水研究: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生态学研究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传统的风水格局中,村镇选址讲究四神俱全,背山面水;充分考虑居住及办公区域大环境的合理选择,并利用大环境,创造或完善局部优良小气候,利于人们居住、工作、生活,利于优良景观的呈现。
本案通过对微地形的改造,为局部优良小气候的创造打下基础;中心湖采用“一池三山”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并加以变化,使得整体呈现出环山抱水之势。
景观资源整合研究
景观方案设计,同周边的相关资源,建筑功能特征,空间形态等要素密不可分。
设计根据不同的分区,充分考虑了北部同金匮山的联系,对行政办公主体的烘托显现,西侧建筑群的构图特征,中心湖的开阔空间等要素,通过植物、水体等景观元素,比例与尺度等构图要素,完成了周边资源的生态链接,规则向自然的和谐过度,建筑同绿地的渐变融合等。
形态关联研究
南北方向以自然的种植手法呼应金匮山公园,同南边绿廊形成对接。

尚贤河湿地景观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7.41 MB
  • 时间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