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讨论发言稿
这次办事处党委决定开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讨论活动,我觉得说得简单点就是要求我们每位党员干部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查找自身问题阶段,我认为一是要做到客观、公正。要站在一个旁人,甚至是一个仇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偏不倚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样的把问题不遮不掩的全部暴露出来,让自己汗流浃背,面红耳赤。二是要抓大放小。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学会抓住主要的、原则性的、影响全局的问题,而不应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患得患失。在分析问题阶段,我认为要做到理性、深刻。要将问题产生的根源,可能造成的危害都透彻、清晰的剖析出来,要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本质。唯有如此,才能为最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最后解决问题阶段,我认为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最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切不可提出一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更不可敷衍塞责、蒙混过关。
根据上述原则,我近期对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找。结果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有些问题真是自己以前从未发觉到的,不禁让我汗颜、惭愧。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我在办事处是分管宣传,统战,机关办文阅文,材料撰写。这些工作看似理论性很强,实则与实际唇齿相依,密不可分。试想一份汇报材料如不与我们的工作实际,与我们所处的发展环境相结合,而只是堆砌一套又一套空洞的理论,这样的汇报材料拿到台上去讲,岂不是要台上讲得热火朝天,台下睡得东倒西歪。存在这个问题根源一是自己刚步入社会不久,还属于典型的“三门干部”,工作经验严重不足,但更主要的是自己没有主动的去融入工作实际,没有把理论的普遍性与实际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说得更直白点就是不灵活。虽然自认为读书不少,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依然感觉捉襟见肘。就像陆游诗句里写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多干。这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要把干事当成一种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难得机会,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二是要多思。这是从实际到理论的过程。要把思考、总结培养成一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是严重脱离群众。长久以来,我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似乎与群众关系不大。似乎自己的工作既不是为了群众,也没有依靠群众;既没有从群众中来,也没有到群众中去。很多时候都不愿意主动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群众有事自然会找上门来;也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不带普遍性、支离破碎的问题,甚至是不具客观性的,对工作没有指导性;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及时解决。面对群众的时候,耐心不足,火气有余,脸色难看。对群众的诉求总是抱有抵触心理,第一反应总觉得是无理取闹。经过仔细反思,我发觉其实绝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的诉求绝大多数也都是合理的。很多时候在我们眼中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于很多群众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自己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群众身上,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考核工作称职与否的第一标准。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真正把自己脱离群众的问题给纠正过来。
三是还存在一定的“庸、懒、散、软”等问题。虽然我是一个年轻干部,但非常惭愧的是,那些似乎只会在一些“老油条”身上存在的“庸、懒、散、软”等问题在我身上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具体来说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在很多时候对待工作都只是要求及格就行,没有不断超越自己的勇气。二是自由散漫,自律不严,缺乏组织纪律性,上班消极下班积极,有事不请假不汇报就离岗;三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愿担当、不想负责,办事拖拉,敷衍塞责。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因此要在它们还未根深蒂固之前将其彻底清除掉。我打算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坚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二是提高工作执行力,明确责任目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及时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三是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
孔子说:要一日三省吾身。我觉得我们党员干部就要以这种精神来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践行徐书记经常告诫我们的“四常”,即常思理想信念牢不牢;常问公仆意识强不强;常省遵纪守法严不严;常看自身形象好不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自身作风得到根本转变。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只有对照党章,党的纪律,先进典型,群众期盼,摆问题
办事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讨论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