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984~2005年,,。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从汽车消费方面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和汽车价格的大幅下跌,汽车开始逐步进入中国普通家庭。从2002年下半年起轿车需求增长加速,进入2003年后增势更猛,出现“井喷”现象,尽管2004年“井喷”现象有所收敛,但是表明了我国汽车消费逐步步入正轨,开始向汽车社会迈进。今后20年,既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20年,也是汽车消费逐步扩张的20年。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汽车消费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未来5年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情况,并为我国的汽车消费提供参考模型。
一、我国汽车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005年,。从汽车的实际购买看,汽车作为中国居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居民家庭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从2001年5月政府放松了对生产企业的价格管制、制约轿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得以逐步取消和汽车消费信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开始取代家电成为新一代的领航消费品。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但是,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保有率还相对较低。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与我价和1990年美元计算)%,%;%,%。即使与低限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率与这些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2003年,%,刚好触及到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汽车保有率低限。我国汽车保有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井喷”(汽车消费量年增长速度超过35%)。2004年开始,我国汽车消费发展与上年相比相对缓慢,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汽车消费已成为我国部分居民消费的重点,但尚未形成消费热点。2002年以来,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轿车生产形势尤为惊人,%~%。随着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私人汽车占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城乡居民储蓄2004年底达到亿元,且每年储蓄的增幅都在加大,所以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已超过千万户。中国已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必将成为消费的热点。
然而,我均利润不过5%,而我国轿车行业的利润却高出许多。汽车生产成本高、各种税费繁多、鼓励汽车消费的配套措施尚未到位、我,都是汽车尚未成为百姓消费热点的重要原因。
汽车保有量是汽车消费水平(又称消费规模)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我国历年民用汽车保有量看,我国汽车消费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1)单一车型消费阶段
自1953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以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为主,是我国汽车消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