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涨势下的美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只有当美元持续走强时,才可能会伤及美国经济增速
从今年五月以来,美元对一揽子主要货币已经升值了8%,即便是在10月13日出现小规模回调,7月来美元兑日元还是涨了约6%,对英镑涨了6%,对澳币涨了7%。
综观全球西方经济形势,10月13日有外媒的文章分析指出,“世界很多地方都在放缓的越来越明显的迹象正在动摇多个金融市场,也震动着各国的决策制定者,他们已经与萎靡的经济增长斗争多年,用于启动一次复苏走势的工具已经所剩无几。”德国出口的大跌加剧了欧元区会陷入六年以来第三次衰退的担忧。虽然系列激进的政策帮助日本经济一度摆脱了数年的停滞局面,但是又在近期陷入了萎缩。而美国却成为整个低迷场景中相对的亮点,特别是在就业市场这一方面——在多年断断续续的增长之后,终于再度获得了动力。
幕后推手
“这是强势美元的时代,所有的拦路者都会被碾碎。”汇丰控股驻伦敦外汇策略全球主管大卫·布鲁姆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美元这种霸气在近期一路上扬的走势下看起来顺理成章。巧合的是,宏观利率环境、对手方表现甚至是机构预期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演进,它们联手助推了这波可能创下数年内最长的上扬周期。
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成为第一位对美元汇率发表评论的美联储官员,他称,“如果美元大幅升值,将会抑制通货膨胀,我们达到双重目标将更难。所以,我们应该考虑这一点。”作为唯一拥有常任投票权的地区联储行长,杜德利的言论很难不引起华尔街的注意。此时,美元已经飙升至四年多的高位。
涨势背后,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被认为是首要推手。外汇交易商Chapdelaine的董事总经理道格拉斯·波斯维克在给上证报的一封邮件中写道,此轮美元强势受到三方面因素的驱动。首先,美联储将很快开始收缩其资产负债表。其次,欧洲央行将很快开始扩张其资产负债表。第三,日本会和欧洲一样采取扩张行动。
另外一大推手来自一项资产关系的改变。随着市场担忧中国经济陷入低迷,汇率与商品正在重新建立起正向关系。
中国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生产的原材料需求下降,加上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预期,这些因素开始助推商品的跌势。国际能源署本月表示,在全球石油需求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之际,美国的页岩气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推动欧佩克以外国家的产量以1980年代以来的最快速度增长,这令油价承压。
跟踪22种原材料走势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今年以来跌幅已经超过5%,本月还曾触及2009年7月以来最低点。商品货币逐渐赶上从石油到乳制品等各类商品的跌幅,澳元和铁矿石之间的120天关联系数上周自4月份以来首次变为正值,,创下六个月新高。。
不过,美联储的几名高层官员近日表示,希望先看到更具说服力的证据,它们需要显示美国通胀处于健康的上升趋势,而后再展开非常缓慢的加息步伐。道格拉斯·波斯维克对此表示,“我们可能正在接近美元出现回调的那一刻。”他指出,美联储自身的措辞显得较为谨慎。“我认为,尽管美国将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但加息仍旧遥远。”Easy-forex易信总部中交易官朱文灏则认为,美元需要一直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才能持续走高。
有利有弊
与股市近来的疲弱表
美元涨势下的美国经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