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研究
一、引言
财政收支是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中两大基础性宏观调控手段,具有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政策手段互补性和政策传导机制互动性的重要特征,两者联系非常紧密。从各国实践看,除中央银行盈余上缴财政之外,国债和财政存款也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债也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或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载体;财政收支的缴拨会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这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为资产方“对政府债权”(主要是央行持有的国债)和负债方的“政府存款”的变化。那么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是否具有一致性?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如何?这正是本文关注研究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不同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对这些研究结果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国外研究方面,Mélitz(1997、2000)利用OECD国家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倾向于发生相反的作用,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是替代的。Muscatelli,Tirelli和Trecroci(2002)通过建立VAR模型以检验在独立的OECD国家中是否存在两种政策的相互替代,结果发现这种替代性并不存在。他们的结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存在不对称性,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大部分情况下,财政政策是货币政策的策略替代,但在中期水平上则表现相反。Buti,Roeger和in tVeld(2001)则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依存的形式依赖于冲击的形式。在他们的模型中,中央银行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财政部门则追求产出与控制预算赤字,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肯定会导致削弱的相互作用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则会导致相互加强的两项政策。VonHagen,HughesHallett和Strauch(2001)研究发现,两种政策的相互依存性是不对称的:放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紧缩相匹配,而货币政策则广泛地适应于财政扩张。
国内研究方面,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姚大鹏(2005)基于IS-LM模型分析认为,从微观和中观层面上改革我国的经济结构,可以使我缓,从而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加强,增强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李颖(2007)认为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够有效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只有配合相应的财政政策,建立起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才能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苗艳芳(2008)认为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方面存在三大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缺位”和“越位”并存、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合作不默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乏高水平和深层次配合。李颖(2010)提出应该从四个层面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共同目标、相对作用、实施主体以及搭配方式。曾倩(2011)总结了从1998年到2010年间我国每年发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文件内容,发现我国的财政政策措施和货币政策措施之间缺乏配合,而且当财政政策

城市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