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在小说《灶神之妻》中,作者谭恩美以灶神这个神话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母亲雯丽在抗战时期的悲惨经历,其自我意识的逐渐苏醒,以及与生长于美国的华裔第二代移民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母亲雯丽是传统中国母亲的代表,而女儿珍珠则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之间从最初的相互不理解,到后来敞开心扉,以宽容的心理解对方。探讨西方视角下独特的东方母亲形象以及其根源与影响,不仅让读者对于美籍华裔女性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对于如何合理处理两代移民人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母亲形象自我意识的苏醒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谭恩美(Amy Tan),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她十分擅长描写母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处理中美女性角色的差异,是许多畅销书,如《喜福会》(1989),《沉默之鱼》(2005)的作者。作为中国移民的第二代,她将自己忍受着尖锐的文化冲突的母亲的经历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源泉。她的父母一共有三个孩子,当她的父亲和哥哥去世后,她的母亲变得十分忧郁并搬去了瑞士居住。不久以后谭恩美了解到了母亲的前一段不幸的婚姻。这被认为是谭恩美创作《灶神之妻》的基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表现了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和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母亲在价值观和思想信念上的冲突。本文旨在分析小说中女儿珍珠眼中的母亲形象特点。
1 女儿珍珠眼中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母亲形象
女儿珍珠眼中的母亲雯尼是一位专横、精明节俭、情绪化且迷信的母亲,具有极强的“东方特色”,本文讲逐一对其进行解读。
小说中的女儿珍珠从小受到的是西方拥护平等、自由、独立的价值观的熏陶,而她的母亲则与她的价值观有许多相去之处。她对东方母亲的第一个解读便是“独裁”。小说的开头部分以女儿珍珠作为叙述者,描述了母亲雯尼和女儿的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正如第一句说的:“每当我母亲跟我说话,一开头总像跟我吵嘴似的。”在雯尼和女儿的交流中,她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开始一段谈话,就像在第一章中出现的:“珍珠啊――你非去不可,没二话好说的。”将自己放在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独裁者的位置上。当宝宝要举办订婚宴会时,雯尼并没有和珍珠商量便擅自决定珍珠要带着她的孩子和老公菲尔去参加那个订婚宴会,这也是母亲雯尼独断的表现和结果之一。而母亲雯尼将自己放在一个独断的位置的原因则是她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价值观。在古代中国,父权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绝对的听命于父亲。由于珍珠的父亲已经去世了,雯尼便自然而然地扮演起了家庭中一家之主的角色。即使雯尼已经移民到美国很多年了,旧中国落后的社会对于她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铸就了她特有的特征。而西方则十分重视人权,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当珍珠已经决定以一种美国人的方式远离母亲雯尼独立生存的时候,雯尼则仍然坚持着对于下一代的主导权,并导致了许多的误解和争端。
“精明”且“节俭”是女儿珍珠对于她母亲的第二个解读。即使母亲雯尼嫁给了路易,她仍然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和海伦姨妈合伙的花店。当珍珠来到母亲的花店以前,她并不认为这是一项成功的事业,。但当她看到了雯尼为了杜姨婆的葬礼所准备的一切时,她开始觉得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花店,雯尼才有能力养活自己,为生活中的花销买单,尤其是在她的丈夫去世以后。

浅析《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