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的反驳
时事回顾:据台湾“中央社”消息称,菲律宾参议院于今年1月28日通过了2699号法案“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议案”,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包括太平岛)和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划为菲律宾领土。2月3日菲律宾众议院通过3216法案即“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确定案”将上述两处岛屿化为菲律宾领海基线。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领海基线法”并会将该法案提交联合国进行审议。
2月18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是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王亚光紧急召见菲律宾驻华临时代办巴伯,就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提出严正抗议,对菲律宾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和多次交涉,执意通过侵犯中国主权的法案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
3月12日中国外交部部长主力胡正跃紧急召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布蕾迪,就菲总统阿罗约签署“领海基线法”提出严正交涉。至此中国和菲律宾关于南沙群岛主权争端已经成为中菲关系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纵观2009年以来中菲两国就这一问题的争端来说,其关键问题在于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的领土主权归属。本文将概述南海地区的历史及当今主权状况,运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反驳菲律宾主张南海主权的理由,证实中国在法律上拥有对该地区不容置疑的主权。
南海的概况:
南海又被称为“南中国海”,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北濒中国大陆,东临菲律宾群岛,西以马来半岛为界。
南海在经济资源和地理位置战略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鱼类资源和石油资源。南海各岛深厚和丰富的鸟粪层是现代农业三大肥料之一,经济价值极高。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油气资源,最新探明有42亿吨。此外在战略方面,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我国与周围岛国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南海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南海诸岛宣称主权完全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菲律宾对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占划入本国领土范围的依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对菲律宾占领该地的国际法分析:
菲律宾将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据为己有的主要国际法依据有两点:
第一,先占和有效控制原则。菲律宾认为虽然中国对南海这些地方先占领,但这种“首先发现权、首先占有权和象征性占有原则”已过时了,菲认为中国过去并未对该群岛实施过有效占领和实际控制,据此中国并未拥有该地的主权,相反菲认为他首先对其进行了先占和有效的占领,认为他们国家早在1947年就占领了南沙11个岛屿,成立了
“自由邦”国家。
事实上中国自古就对南海诸岛拥有国际法意义上的领土主权。
首先即使按照菲律宾的陈述,我们过去仅是非实质性的占领,这并非意味着我国就不拥有对它的领土主权。因为象征性占有原则并非完全不适用,虽然18世纪以后制定的国际法明确规定了领土获取的方式中先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先占应为“有效占领”即国家应具有取得该无主地主权的意思并要公开地表现出来并且国家需对该地采取实际的控制,包括采取立法、司法、行政措施,监理机构,标示主权等适当的行动。18世纪以后,单纯对无主地的发现行为,一般被认为仅构成一种暂时阻止他国占领的初步权利,而非获得该土地的
菲律宾《领海基线法案》的反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