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报告实习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
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灰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前言:此次地质实习我们总共用了七天的时间,从八月二十九号到九月二号,其间跑到野外去实地的观察、测量用了一天时间,其余时间是在校内整理资料。首先我们在南京长江以南幕府山地区实习用了三天,主要是观察了该地区的地层演变,当然还观察到了斜层理等地质构造。南京位于南京市西北方的长江之滨,山峦延绵起伏,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12里。幕府山有五座山峰,主峰偏向西北,名北崮山,海拔204米,峰下有幽深的石洞。中峰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胜;西北二峰合称夹萝峰,亦称“夹骡峰”、”翠萝峰幕府山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和石材,最主要的就是发现了大量的白云石(镁矿)。在幕府山的开采层面,你不但能走在裸露的白云石上,而且有时会发现了有黑、红、黄等各种颜色的石头,我们称之为五色石。之后是跑到了汤山,在那里我们的主要观察内容是熔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机构与火山地貌,沉积构造,沉积岩与地层。我们实习的终点站是黄山地区,黄山花岗岩北至芙蓉岭与太平岩体为界,南至黄山宾馆,东至黄狮垱,西至云门峰(汤岭关以西)。黄山花岗岩多为肉红色,主要组成矿物有长石(红色白色粗粒长柱形),约占岩石的60%;石英(烟灰色细粒),约占岩石的40%;还有黑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此外尚含微量磷灰石、磁铁矿等23种副矿物。富含气成矿物如萤石、黄玉等。黄山花岗岩岩体中心是粗粒似斑状结构,占岩体面积90%以上,构成悬崖峭壁、奇峰异谷。黄山岩体的最大特点是断层和节理发育。经实测的主要断层有:前山的黄山断层,或称逍遥溪断层,由钓桥庵至汤口,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西南侧(桃花峰一侧)相对上升,东北侧(紫石峰一侧)相对下降,并有数十米水平距离的错动,沿断层线侵蚀成断层谷,逍遥溪主要流经此断层谷。在主断层线北侧,平行并列有数条断层破碎带。中部的莲花峰断层,位于狮子林岩体与黄山岩体之间,作西北方向(280°)延伸,。后山的蜡烛峰断层亦作西北方向300°延伸,长约7公里,排云亭至西海沟方向亦为一大断层,遗留有断层悬岩。
在整个实习队伍中,人员组成基本上没有变动,其中有我们2010级的全体地理科(师范)和地理科学的学生,陕西师大的同学们和辅导老师,我们学生队伍分为两大组,每个实习小组由两个指导老师带领,我所在小组的指导老师是***和***老师。在此我应该感谢*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的耐心教导以及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无微不至的关照。
卢宇彤
2011年9月25日
第一章南京及周边地区地质概况
南京的山比较多,被称为“石头城”,由震旦系到三叠系岩层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和断裂活动,并伴有火成岩多次侵入喷出,形成破碎状山体。北侧沿江山岭有幕府山、栖霞山、龙潭擂鼓台、五洲山、圌山等,其中以栖霞山为南京市郊著名旅游地。排列于中间的山岭有钟山、
宝华山、十里长山、黄山等,其中南京市东郊钟山最高,海拔448米;宝华山有保存完好的北亚热带植被,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南侧山岭有青龙山、汤山、仑山、观音山、高骊山等。汤山山麓有汤山温泉,是著名疗养地。山前和山间谷地广泛掩覆第四纪下蜀系黄土。矿产有栖霞山铅、锌、锰矿,铜山钼铜矿,巢风山铁矿,湖山煤矿。南京市郊幕府山的白云石矿和镇江市郊船山的石灰石矿,均为上海宝山钢铁联合企业的配套工程。宁镇山脉是中国地质研究最旱、最详的山地之一,多种地层名称皆出于此。
第二章地质构造
(一)褶皱
岩石中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斜。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
普通地质报告实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